介孔材料捕集CO2及表面活性剂自组装的模拟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aoyongs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活动制造了大量温室气体,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迅速增加,加剧了大气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并由此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每年向大气中排放数十亿吨的CO2。就目前而言,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S)是最为经济可行的降低CO2排放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吸附法捕集CO2技术的关键——多孔吸附材料的开发,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CO2在微孔、介孔、以及微孔/介孔复合材料中的吸附性质和扩散性质。本文还对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以及在气液界面的热缩冷涨现象进行了模拟,并提出用表面活性剂胶束捕集CO2的构想。本文构筑了介孔MCM-41,微孔分子筛MFI和微孔/介孔复合物MFI/MCM-41三种硅基多孔吸附剂,并研究它们在吸附分离CO2方面的性能。本文模拟了CO2在MCM-41中的吸附等温线与吸附热,以及CO2、N2和CH4在MFI中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上述模拟结果都与文献值吻合良好。模拟结果表明,CO2分子与硅基多孔吸附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比CH4和N2强,因此相同条件下的吸附量和吸附热高于CH4和N2。CO2在活性吸附点附近的吸附密度远大于其它吸附位,而N2则倾向于均匀的吸附在吸附剂表面。在压强较低时,CO2在上述三种吸附剂中的吸附量顺序为:MFI>MFI/MCM-41>MCM-41;随着压强升高,CO2在MFI中的吸附趋于饱和,而MCM-41和MFI/MCM-41有较大的介孔,可以容纳更多的吸附质,因此在压强较高时,CO2的吸附量顺序变成:MFI/MCM-41>MCM-41>MFI。CH4在不同孔径的吸附剂中的吸附行为与CO2类似。在本文研究的压强范围内,N2在上述三种吸附剂中的吸附量几乎相等。当气体在MFI/MCM-41中吸附时,吸附质分子首先填充微孔,然后填充介孔。在混合气体吸附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吸附量和吸附热都低于相同条件下纯气体的吸附量和吸附热。其中,与吸附剂相互作用较强的组分(如CO2)只是轻微下降,而与吸附剂相互作用较弱的组分(如CH4,N2)则出现明显的降低。吸附剂对烟道气中的CO2的吸附选择性的顺序依次为:MFI>MFI/MCM-41>MCM-41.在室温下,MFI和MFI/MCM-41对CO2的吸附选择性随压强增大而提高,但是MCM-41对CO2的选择性则呈下降趋势。随着烟道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吸附剂对CO2的吸附选择性也随之提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吸附量和选择性都迅速下降;高温下,气体的吸附选择性几乎不受压强的影响。温度是气体吸附与分离的主导因素,压强的影响只有在温度较低时才表现出来。在天然气的吸附分离过程中(T=300K),MFI对CO2的选择性随压强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MFI/MCM-41对CO2的选择性则随压强单调递增,并在一定的压力时超过MFI。CH4与吸附剂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它在多孔吸附剂中的扩散速率大于CO2。CO2,CH4在MFI中的自扩散系数随吸附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它们在MFI/MCM-41自扩散系数则随吸附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吸附量为2 mmol/g和4 mmol/g附近出现极大值。由于介孔的存在,气体在MFI/MCM-41中的扩散速率远远高于它们在MFI中的扩散速率。对于硅基多孔吸附剂,中低压下微孔对气体的吸附作用大于介孔,其选择性也更高。而在高压下,介孔吸附量大于微孔,传质阻力则小于微孔,有利于吸附质的扩散和传递。模拟表明,在微孔吸附剂中引入介孔可以有效地解决微孔吸附剂传质慢的难题,而且将这种微孔/介孔复合物应用于高压天然气分离时,能够同时提高气体的吸附量,选择性以及扩散速率,其吸附分离性能全面超越微孔分子筛。因此,微孔/介孔复合材料是一种潜在的高效吸附分离材料。对CO2在不同Si/Al比的Na-ZSM-5分子筛中吸附行为的模拟表明:Na+的引入使ZSM-5分子筛出现了强吸附位,CO2在Na+附近的吸附密度和吸附热均高于CO2在ZSM-5表面的吸附。随着Na+含量的增加,ZSM-5对CO2的吸附能力增强。气相压强较低时,分子筛对CO2的吸附几乎全都来自于Na+的贡献;随着压强的升高,由Na+引起的吸附量在总吸附量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本文还提出了用表面活性剂胶束捕集CO2的构想。为了验证这一构想的可行性,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CO2在表面活性剂AOT4水溶液中的分布情况,并与韩布兴等人的实验进行了比较。模拟发现,CO2分子首先吸附在AOT4双分子层的酯基周围,随着体系中CO2分子的增加,AOT双分子层的中间逐渐形成CO2的富集区。由于CO2溶胀其中,AOT双分子层变得疏松和不稳定,并且随着增溶CO2数量的增加而逐渐膨胀,在表面张力的驱使下,层状相转变为其它构型。总的来说,模拟结果与韩布兴等人的实验现象比较吻合,说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CO2分子能够在胶束相富集,间接的证明了用表面活性剂捕集CO2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是AOT表面活性剂与CO2的亲和性并不好,可以用具有CO2活性的表面活性剂来捕集CO2。用表面活性剂胶束捕集分离CO2的关键在于寻找或设计出能够形成具有很高CO2吸附量的胶束的表面活性剂。这一构想也许能够为碳捕集和封存(CCS)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节能高效的CO2捕集方法,但是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Gemini表面活性剂(17PyOx)在空气/水界面上形成的Langmuir单分子膜具有反常的热缩冷胀现象。本文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密度泛涵理论的研究表明,17PyOx在水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即使在疏松的单分子层中,表面活性剂分子也趋向于聚集在一起。随着表面活性剂的比表面积减小,表面活性剂的尾链沿界面法线方向取向排列,有序度越来越高。疏松的单分子膜对侧壁施加的表面压几乎为零,随着比表面积的减小而呈现微弱的线性增加趋势,而且表面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出正常的热胀冷缩性质。但是对于紧密单分子膜来说,表面压随比表面积的减小迅速增大,而且在278K至293K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表现出反常的热缩冷胀现象。17PyOx单分子膜在278K至293K范围内出现的热缩冷胀现象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氢键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导致的。当温度超过293K时,17PyOx的亲水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弱,以至不能在水面上有效的铺张形成单分子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力、气质和体格发育的影响。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研究设立:①高危干预组:55名高危儿;②高危对照组:60名儿童;③健康对照组(无任何高危因素的儿童):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由于过渡金属取代的多钨酸盐的结构多样性和在催化、药物、磁学及材料科学等领域潜在的应用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基于缺位杂多钨酸盐的修饰化学及其拓展结构的研究已经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恢复灌注后12h,以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福建福州的胡女士问:洗澡的时候镜子上总会有一层雾气,据说涂上洗洁精就能防止镜子起雾,这样可行吗?专家解答:首先,普通的玻璃表面是亲水的,比如细玻璃管的毛细现象、玻璃管中的凹液
基于HTML5设计的琳琅玉行玉器购物网站分为前台网站与后台操作系统,前台主要是各种玉器的展示,还有个人页面,商品详情页,订单页,后台主要就是处理商品的分类,还有订单的处理
菊科是被子植物中种类最多的科,大约有3万种,我国有2300种左右,其中的一些种类比较罕见。栌菊木引人注目菊科中绝大多数都是草本植物,木本的极稀少,乔木种类就更珍贵了。像华北的
一天,美国马里兰州罗克菲勒市的工程师唐纳德·凯特突然感到腹股沟一阵剧痛。他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却认定他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心理作用在作祟。过了几天之后,他居住在芝加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