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茄子是重要的蔬菜作物,果色和果形是茄子重要的外观品质;氮高效型品种是实现在较低的氮肥投入下获得较高产量的重要途径;分子辅助育种能够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以及一定程度上消除育种的盲目性。因此,摸清茄子果色、果形和氮效率的遗传规律,获得与之相关的分子标记,是培育优质、高产和资源高效型茄子新品种的必然要求。本试验以氮高效和优质为切入点,首先以609(高氮中效-低氮高效,圆茄,果萼下颜色为浅紫色,果皮黑红色)和749(高氮高效-低氮高效,泡茄,果萼下颜色为绿色,果皮紫黑色)两份茄子高代自交系及其衍生后代为试验材料,对茄子果萼下颜色、果形指数和氮效率及其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进而通过多态性分子标记筛选,对609与749的F2代群体进行了分子标记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性状鉴定,确定了茄子果萼下颜色与弱光下果实着色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得出了茄子果萼下颜色的遗传规律:由加性-显性-上位性作用的两对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7.55%和0。2.从900对SSR和19对Indel茄子引物中筛选获得了在茄子高代自交系609与749之间表现多态性的分子标记36对,多态性比例为3.9%,为茄子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种内多态性分子标记。并且发现SSR分子标记E06-5(位于NIVTS创建的茄子综合图谱的第6连锁群,38.0 c M)与果萼下颜色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3.由609和749创建的F2群体在正常供氮条件下氮效率遗传符合2对等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0.16%和14.69%。4.与氮效率显著正相关的性状有平均单果重;与氮效率极显著正相关的性状有株高和茎粗;株高和茎粗遗传模型均符合: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株高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2.3%和0;茎粗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7.75%和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