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作为一项重要心理品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动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而成就目标定向是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已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各项注意品质进行研究,也对一些项目的运动员成就目标定向进行探讨,但涉及目标定向和注意特征关系的研究甚少。本文主要研究思路是: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乒乓球专项学生与非乒乓球专项学生的注意特征的区别;对不同运动年限的乒乓球专项学生的注意特征和成就目标定向进行测量和统计,然后分析其年限和性别上的特征;并试图探讨不同的目标定向是否与注意品质存在内在关系。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为体育教育教学和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并为乒乓球运动员的注意能力的训练以及运动评定、监控方面给予理论指导,以促进运动员技能的提高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所选取的被试一共78人。其中包括乒乓球专项学生42人,非乒乓球专项学生36人。被试均为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采用“注意力测验(AT)”以及“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作为测查工具。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一)乒乓球专项学生在注意分配、注意转移方面都要好于非乒乓球专项学生,且有显著性差异。在注意稳定性和注意广度上,乒乓球专项学生优于非专项学生,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二)在性别上,不同运动年限的乒乓球专项学生在总体上,女性的注意转移水平好于男性;男性的注意广度水平优于女性。从乒乓球专项学生和非乒乓球专项学生的性别上比较,乒乓球专项学生在注意分配上男女均好于非乒乓球专项学生。(三)在运动年限上比较,乒乓球专项学生随着运动年限的增长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其注意分配能力不断提高,且5年及以上的与年限为1年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在注意转移方面,运动年限在3年以上的注意转移水平比年限为一年和两年的有显著性增加;在注意稳定性和注意广度上随着年限的增长并无明显规律可循。(四)乒乓球专项学生其运动年限在1-4年的,成就目标定向倾向于任务定向,且年限是4年其任务定向水平达到最高;运动年限为5年及以上乒乓球专项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更倾向于自我定向。(五)不同年限的乒乓球专项学生在成就目标定向上没有表现出男女上的性别差异。(六)不同成就目标定向对注意广度和注意转移未见显著性相关。但在注意分配和注意稳定性上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自我定向的乒乓球专项学生的注意分配水平要明显高于任务定向的乒乓球专项学生,达到非常显著水平;任务定向的乒乓球专项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水平要高于目标定向的乒乓球专项学生,达到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