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教师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几十年来,教师教育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教育逐渐由过去的封闭式办学走向开放式办学;教师教育的终身发展性逐渐的得到认可和接受;教师教育的重心和办学层次不断上移:由过去的三级师范教育体制转变成二级并最终过渡到一级师范教育的办学体制。在此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在我国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和变化,小学教育专业从原来的中师、专科层次的培养模式逐渐的转变成现在的本科学历的高层次培养模式。虽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兴的事物正处在摸索的发展之中,但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办学实践和研究探索之后,已经取得了诸多的经验并且也达成了诸多的共识。但是由于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实践的探索中摸着石头办学,缺乏成熟的办学模式和经验的指导,因此在实践的办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核心问题便是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两张皮和大拼盘的现象,课程的设置缺乏必要的统整。这种分离和割裂的课程设置既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也不能完全适应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因此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统整显得尤为必要。本论文试图从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视角出发,结合课程统整理论以及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质对论题展开思考。论文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分析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出发,提出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着教育类课程与学科类课程的分离、理论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分离这两大核心问题。接着再对问题做出理性思考和多方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课程统整具体的思路和策略。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概括性地阐述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统整研究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及基本的思路与研究方法。基于此试图从总体上回答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第二部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此部分的内容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发展线索做出简单的梳理,希望以史为鉴,为今天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做出明确的定位并提供合理的借鉴。重点在分析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天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和结构中存在的普遍割裂的问题做出总结。第三部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统整的理性分析。首先是从理性的角度对高等院校课程统整与大学高深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课程统整与基础教育课程统整之间的关系做出梳理;其次重点围绕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四个方面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统整的必要性做出分析;最终目的是试图从理论上阐述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统整的必要性。第四部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统整的实施策略。从分析课程统整的总体思路入手,提出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统整需要以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基础,并且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种不同的主题式课程统整模块;最后对主题式课程统整的具体开发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