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鄜坊镇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ing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照张国刚先生对唐代藩镇类型的分类,唐代藩镇鄜坊镇属于边疆防御型藩镇,主体辖区是鄜、坊、丹、延四州。鄜坊镇辖区鄜、坊、丹、延四州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军事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安史之乱后在防御西北诸族的入侵、拱卫京师长安、制衡西北藩镇、维护唐王朝统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鄜坊镇的概况,从安史之乱到鄜坊镇的初建,代宗至唐末鄜坊镇的演变,鄜坊镇与唐中央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鄜坊镇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鄜坊镇与唐中央的关系,以及西北边疆防御型藩镇的演变与唐王朝兴亡的内在联系。第一章“鄜坊镇的概况”,考察了鄜坊镇的建置情况、交通地理情况、经济情况。首先,对鄜坊镇建置概况、建置沿革的情况以及行政沿革情况进行了探讨。其次,对鄜坊镇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进行了分析。再次,对鄜坊镇的农业、商业、手工业进行了探讨。第二章“从安史之乱到鄜坊镇的初建”,论述了西北边防的空虚、西北边疆形势、西北藩镇形势以及鄜坊镇的初建。安史之乱爆发后,边军内调平叛导致西北边防空虚,吐蕃、党项等西北诸族趁机侵扰西北边疆,鄜坊镇建镇时机到来,并在肃宗时形成西北五镇。第三章“代宗至唐末鄜坊镇的演变”,将鄜坊镇的发展历程与唐王朝藩镇政策以及西北、关中、中原地区战争相结合。代宗至唐末,鄜坊镇多次参与到唐中央的平乱战争,给予唐中央以有力支持。黄巢起义爆发后,打破了唐中央与藩镇以及藩镇与藩镇之间的平衡,藩镇之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鄜坊镇最终由恭顺藩镇沦为强藩所控。第四章“鄜坊镇与中央的关系”,从鄜坊镇的藩镇类型、鄜坊历任节度使与唐中央的关系、鄜坊镇军事战略地位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唐中央对以鄜坊镇为代表的西北边疆防御型藩镇具有较强的控制力。鄜坊镇具有京师长安的“北方屏障”、西北藩镇防御体系的“后卫线”、制衡西北藩镇、唐中央的“屯兵与援兵处”等军事战略地位,然其被李茂贞、朱全忠相继控制后,由恭顺走向跋扈。
其他文献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s)作为一种微型腔半导体激光器,与传统的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EELs)相比具有低阈值电流、单纵模工作、发散角小、易实现二维集成、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近年来,激光与固体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激光烧蚀)的控制受到关注。为了研究烧蚀的物理机制以及扩大烧蚀的商业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倾注于如何控制激光烧蚀。本文中,我们主要研
新型商业业态的产生和发展,势必对传统卷烟零售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新的卷烟零售客户经营业态划分标准,零售客户划分为七种业态84种客户群。本文通过调研,
中央民族大学理科教学楼平面和立面的结构布置不规则,这对结构的抗震设计不利。根据计算结果,反复调整了结构布置,最终结果满足现行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通过介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试点情况,说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基本内涵,并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的原理,结合现代学徒制和工作过程系统
夏季高温高热的气候条件为各种细菌与病毒的生存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夏季是猪场各类疾病流行的高发期,若防控不及时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核因子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2, Nrf2)介导肝细胞保护性蛋白表达,是肝脏抗氧化应激系统的中心环节。Nrf2抵抗持续性肝损伤,如药物或酒精滥用、肝炎病毒感染、自身
纳米粒子具有个体极小(≤100nm),大小均一,多元物质和功能繁多的特点。岩石剪切滑移面纳米粒子层最早发现于美国圣安德列斯断裂带的花岗质糜棱岩中,后相继在国内外一些地区的不
随着半导体工艺与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单个硅芯片上可以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越来越多,基于片上总线的多核SoC(System-on-Chip)设计开始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片上网络(Networ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是目前较为广泛研究的一种两相流参数检测技术,它具有成本低、速度快、非侵入性、适用范围广和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已在诸多方面得到了研究和应用。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