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冈石窟地处山西省大同市,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石刻表面污染相当严重。这些污染物不仅严重影响了文物的外观,且极易引发各种新的病害,因此,利用清洗等方法去除表面污染物十分必要。然而,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后,云冈石窟寺等地石刻文物表面已变得非常脆弱,岩石强度很差,粉化、泥化严重,手触即掉渣,甚至片状脱落。为防止清洗过程可能对这些脆弱部位造成损伤,除清洗方法要慎重选择外,选择针对不同岩性和风化状态岩石的临时加固材料和适宜的工艺流程是关键。因此,研究清洗前适宜的临时加固保护材料成为文物保护研究领域的迫切任务之一。  
 所谓临时性加固是指在风化严重等薄弱部位的岩石表面涂刷加固剂,把酥松的砂粒粘紧,提高其耐清洗的机械强度,清洗后自行或较容易地清除,没有任何痕迹,也不会给文物造成负面影响。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资助,根据临时性加固材料的要求,本研究选取环十二烷、莰烯、薄荷醇以及樟脑等挥发性粘合剂作为清洗前临时性加固保护材料,以云冈石佛砂岩及类似岩性的砂岩为实验对象,对各类材料进行了对比实验和筛选,以选取最佳的临时加固材料。  
 综合来看,环十二烷材料可根据临时加固对象的岩性及风化特点,通过调整工艺过程,达到理想的成膜及渗透深度,强度提高明显,且憎水效果好,绝大多数含量可在几天内自行升华掉,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临时性粘合加固材料,可以满足对石质文物脆弱部位清洗前的临时性加固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