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排放量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大量增加,这主要是传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东部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中部转移的结果。近几年,由于政策支持中部建立先进的制造业基地以及资源城市转型等策略,使得中部地区碳排放强度有了明显的降低。但是中部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仍然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而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对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关于产业集聚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还很少,多数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利用2003年-2010年中部六省制造业集聚度EG指数与碳排放强度的面板数据,分析中部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碳排放的关系,为中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首先梳理了分析碳排放常用的理论,包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环境外部性理论。其次,对2003年-2010年中部六省制造业各行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碳排放和工业增加值进行了EKC验证,结果表明碳排放与工业增加值之间呈现“N”型曲线,而非倒“U”型。再次,对碳排放强度与制造业集聚度EG指数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然后,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以及变截距和变系数模型,对碳排放强度和制造业集聚度EG指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碳排放强度与EG指数间存在协整关系,且EG指数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是负向,且影响的程度是显著的,即制造业集聚发展不仅不会增加碳排放强度,相反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也即制造业集聚具有正的环境外部性。最后针对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