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等传统临床治疗方法大幅度延长了患者的存活率,但是由于传统临床治疗方法自身的缺陷,导致在治疗及恢复过程中出现治疗不彻底和细菌感染等状况,使得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对病患造成极大的二次伤害。光热治疗是近些年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方法,主要利用纳米光热治疗剂将激光光能转化成热能,加热局部病灶部位至肿瘤细胞和细菌耐受温度,从而达到治疗肿瘤和细菌感染的目的。但是大多纳米光热治疗剂一方面自身存在着难降解、表面难修饰和载药效率低等固有缺陷,另一方面由于肿瘤组织中血管畸形、间质液高压和过氧化氢含量高等特点,导致纳米光热治疗剂靶向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严重限制了光热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因此,开发出一种具有光热转换能力、微创、高载药等集肿瘤和细菌感染治疗一体化的新型光热治疗剂对提高癌症治疗效率,缓解病人痛苦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开发了具有光热转换功能的碘基水凝胶,有效地克服了纳米光热治疗剂中药物生物利用度低、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构建了低温琼脂包裹直链淀粉与碘的复合物纳米粒子水凝胶体系(Amylose-Iodine@Agar,AM-I@Agar)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用于癌症及细菌的光热治疗和化疗协同治疗。该体系中,直链淀粉与碘的复合物纳米粒子(Amylose-Iodine nanoparticals,AM-I NPs)由于在近红外区域具有较强的吸收,光热转换能力和生物相容性而作为光热治疗剂。低温琼脂则作为温敏相变材料负载药物,体温37℃以下呈固态,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液化从而释放包载物。当近红外激光照射时,AM-I@Agar水凝胶通过AM-I NPs光热转换作用产生热量融化水凝胶。释放出的碘离子(I_n~-)不仅可以催化过氧化氢改善肿瘤乏氧环境,也能够杀灭细菌,起到抗菌的作用。最后,在AM-I@Agar水凝胶中负载化疗药物五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通过小鼠肿瘤及细菌实验验证了AM-I/5-FU@Agar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碘基光热治疗剂能够有效地负载药物用于肿瘤和细菌感染治疗。2)通过氢键作用向硼酸根离子物理交联的聚乙烯醇水凝胶中引入碘离子(I_n~-)用来构建聚乙烯醇-硼酸根-碘水凝胶(Polyvinyl alcohol-Boracic acid/Borax/Borate-Iodine,PVA-BBB-I)。PVA-BBB-I水凝胶在近红外区域吸收良好,能够有效地将光能转换为热能。此外,PVA-BBB-I水凝胶还具有温敏性,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PVA-BBB-I水凝胶通过光热转换,使得凝胶体系温度升高,破坏了聚乙烯醇与硼酸根离子之间的交联,从而释放出I_n~-用于抗菌治疗。因此,PVA-BBB-I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自身具有抗菌和光热转换能力的水凝胶,后续在癌症的光热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