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临床及病原学分析目的: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2年间住院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总结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1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入院病原诊断明确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对其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并发症、预后转归及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年间,共有570例细菌性脑膜炎住院患儿,其中有146例病原菌明确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纳入本研究。2.临床表现与转归:新生儿58例,28天~1岁患儿36例,1-3岁患儿20例,>3岁患儿32例。不同年龄患儿临床表现不同,新生儿症状不典型,婴儿组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最高(χ2=11.891,P<0.05),1岁以上患儿易出现呕吐和脑膜刺激征,3岁以上患儿有50%(16/32)继发于头颅外伤、肿瘤术后或神经系统相关解剖结构异常。3.病原菌分布特点:在本组病例收集过程中,570例临床诊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有146例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总阳性率为25.6%。其中,G+菌占54.8%(80/146),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2.6%)、肠球菌(13.0%)和肺炎链球菌(8.2%)为主;G-菌占45.2%(66/146),以大肠埃希菌(20.5%)、鲍氏不动杆菌(6.8%)和脑膜炎奈瑟菌(4.1%)为主。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58例,以大肠埃希菌(2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2.4%)和肠球菌(17.2%)为主。4.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监测:G+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大多数G+菌株对利福平敏感。G-菌中有3株/10株鲍氏不动杆菌和1株/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耐药,余菌株均对美罗培南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ESBL+率分别达到66.7%、60%和100%。5.急性期并发症和出院结局与病原菌的关系: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3.2%(63/146),常见并发症为硬膜下积液、脑积水和局部神经损害,发生并发症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治疗结束时死亡或预后不良放弃治疗患儿占21.2%(31/146),其中4.1%(6/146)的患儿死亡。41.7%(5/12)的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死亡或预后不良而放弃治疗。结论:不同年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同,临床中应关注新生儿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及3岁以上儿童潜在神经系统相关解剖结构缺陷的可能。本组病例显示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针对G+和G-菌感染,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美罗培南是敏感的抗菌药物。细菌性脑膜炎急性期并发症主要为硬膜下积液、脑积水和局部神经损害,出现并发症的常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主要病原菌中,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预后不佳。第二部分S100B蛋白在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目的:通过实时收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及血清,对其S100B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对部分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进行连续的检测,与常规实验室诊断指标进行比较,进一步研究S100B蛋白在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1.8~2012.1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患儿中临床诊断明确的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患儿纳入研究,以行腰穿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为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血清S100B蛋白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S100B蛋白在急性期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界值,与常规检测指标(脑脊液总蛋白、葡萄糖、白细胞计数及外周血CRP)的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并分析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共有132例同时具有脑脊液和血清的患儿入组,其中急性期91例,包括细菌性脑膜炎23例、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24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照44例;恢复期41例,包括细菌性脑膜炎28例、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13例。另有8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每例均进行了3次以上连续的脑脊液检测。2.急性期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为772.61±71.98pg/ml,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患儿脑脊液S100B蛋白为449.48±44.85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225.42±13.72pg/ml)。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患儿(t=3.845,P<0.001),脑脊液S100B蛋白诊断急性期细菌性脑膜炎的AUC为0.93(95%CI,0.87-0.98),Cut-off值为423.89pg/ml,其诊断的敏感度为0.91(95%CI,0.73~0.98),特异度为0.82(95%CI,0.72~0.90)。3.急性期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S100B蛋白为423.56±73.84pg/ml,显著高于急性期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患儿88.68±25.50pg/ml (t’=4.287, P<0.001)及对照患儿111.63±15.09pg/ml(t’=4.139, P<0.001)。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与对照患儿S100B蛋白血清水平无明显差异。血清S100B蛋白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AUC为0.90(95%CI,0.83~0.96),Cut-off值为135.91pg/ml,诊断的敏感度为0.96(95%CI,0.79~0.99),特异度为0.76(95%CI,0.65~0.85)。4.急性期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与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相关。两个指标诊断的一致率为79.1%(72/91),一致性检验Kappa=0.563, P<0.001。5.连续检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S100B蛋白显示治疗后S100B水平较低,出现并发症患儿急性期血清S100B蛋白水平高于无并发症患儿(t’=2.576,P<0.05)。结论: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及血清S100B蛋白升高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患儿及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照患儿,可作为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临界值分别为423.89pg/ml(脑脊液)和135.91pg/ml(血清)。血清S100B蛋白与并发症发生相关,可以作为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尤其对于具有腰穿禁忌证或拒绝腰穿的患者更有意义。脑脊液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能个体化地反应病情的进展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