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不孕症为临床常见病,目前多采用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X-hysterosalpingography,X-HSG)、输卵管通液术(hydrotubation,HDT)和腹腔镜检查(laparoscopy,LPS)、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HyCoSy)等方法对输卵管病变及其病变部位进行诊断,但各有其局限性。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技术(three dimensional 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3D-HyCoSy)为HyCoSy的显像方式之一,可清晰显示输卵管的完整形态,并能实时动态观察宫腔、输卵管、伞端和盆腔的弥散显影效果,尤其是新一代超声造影剂SonoVue应用于临床后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分辨率,不会损害患者机体,极少有过敏反应,且微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体内持续时间长,可为操作者在充足的时间内进行多角度、多切面动态观察提供便利,进而准确分析和判断输卵管的通畅程度、走行及其具体病变部位,为临床诊治不孕症提供重要依据。目的:探讨经阴道实时3D-HyCoSy技术在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可行性及在病变部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优势,为评估输卵管通畅性提供一种有效的筛查方法。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初步诊断为不孕症的患者184例,输卵管356条(剔除异位妊娠手术切除的输卵管12条),均无生殖系统炎症、全身性疾病或重要脏器疾病,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0.9±4.5)岁,不孕时间1~12年,平均时间(3.45±0.88)年。所有病例均于经期后3~5d接受经阴道实时3D-HyCoSy检查。超声造影前常规观察子宫及卵巢大小、形态、位置,患者子宫直肠窝内是否存在积液或存在其他病变,并作记录。由我院妇产科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操作并评价其输卵管状态,给出诊断结果。观察造影剂在患者宫腔和双侧输卵管的分布情况,并于造影结束后由医师观察患者的输卵管情况,重建三维图像,观察其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端等情况。于6~12个月内对明确诊断为通而不畅的患者开展电话随访,了解其治疗及受孕情况、再接受检查的意愿等,如患者经检查显示异常,应建议其来院行常规超声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观察本组所有患者的超声造影结果,与腹腔镜通染液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判断伞端情况,并给出长期随访结果,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1.本组184例患者356条输卵管(剔除异位妊娠手术切除的输卵管12条),三维重建显示351条,占98.6%(351/356)。其中输卵管通畅144条,占40.7%;输卵管通而不畅99条,占28.3%;输卵管阻塞113条,占31%。2.通而不畅患者共52例(一侧通而不畅5例,两侧通而不畅47例),经适当加压后随访结果显示其怀孕42例,占80.8%。3.接受腹腔镜通染液检查者50例(98条输卵管,其中因异位妊娠切除一侧输卵管2例),以其为金标准与3D-HyCoSy检查比较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结果,结果显示3D-HyCoSy诊断输卵管通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90.0%、92.6%、81.8%,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61和0.17。以上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检查方法其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15,P值<0.05)。4.伞端状态判断结果显示,通而不畅患者中伞端粘连15例(28条),占28.8%,其中经腹腔镜证实11条。5.本组184例患者均未出现造影剂不良反应。但在检查过程中和检查之后有不适感和疼痛,其中无反应75例,占40.8%,轻度反应73例,占39.7%,中度反应36例,占19.6%,未见重度反应者。超声造影结束后经休息上述症状均消失。结论:1.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可快速、准确诊断女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及其病变部位。2.3D-HyCoSy在显示输卵管立体空间走行及伞端空间结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为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富有价值的信息,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