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暴力批判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q2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中晚期,世界性的政治暴力运动的兴起,促使学者们研究政治暴力的本质、根源、过程与后果,各种理论层出不穷,至今不衰。政治暴力是指,政治行为体出于特定政治目的、针对统治关系实施有组织的物质力量,对自我、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和伤害,从而产生重大政治后果的活动。从人、国家、国际体系三个维度来看,政治暴力既是人-国家-国际体系“自下而上”由社会性向度所建构,也是国际体系-国家-人“自上而下”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心理、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具有政治性、反体系性、组织性和暴力性等特征。在类型学意义上,国内政治暴力和国际政治暴力的区别在于国内和国际政治结构的差异。在伦理意义上,政治暴力总是与合法性与正当性关联。政治暴力建立在对“敌人”的认知基础之上,并且进一步促进这种认知;政治暴力推动国际体系走向终极状态并随着统治关系的消亡而终结。人类的历史,既是一部政治暴力史,也是一部政治暴力批判史。政治暴力批判既关乎政治暴力的意义,也关注人的命运。暴力成了历史,同时,历史也充满了暴力。重视历史的暴力,就有可能超越暴力的历史。
其他文献
按照WTO协议,中国银行业将于今年开始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在中国银行业更加彻底地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转变为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