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卤代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l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晶体工程的合成策略,本论文以卤素取代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作为构筑模块与不同氮杂环辅助配体,在适当条件下与金属离子自组装得到了一系列具有新颖网络结构的金属基配位聚合物(Coordination polymers)。重点研究了卤素取代苯二甲酸在构筑配合物时的行为习惯和性质,以及不同取代基团、合成条件、辅助配体以及分子间弱作用对配合物结构影响的规律。  以两种四氟取代苯二甲酸(四氟对苯二甲酸(Tfbdc)和四氟邻苯二甲酸(Tfph)作为主配体,成功构筑了八个从零位双金属单元、一维链、二维(4,4)格子到2D→3D的双重互插结构和3D→3D的四重互插结构的金属基配位聚合物1-8。这八个化合物中都存在着较强的C-H…F氢键,尤其是以配合物1和3中的氢键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由于C-H…F氢键的作用力下,使得化合物1中四氟对苯二甲酸羧酸基团相较于苯环平面发生了10°弯曲二面角,同时在化合物3中四四联吡啶的芳环间也产生了40.7°的扭转二面角。这丰富了我们对C-H…F氢键作用形式和强度的认知,为后续配合物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信息。  以2,5-二溴对苯二甲酸(2,5-Dbta)作为构筑模块,结合易于出现π-π堆积作用的邻菲罗啉(1,10-phen)、2,2-联吡啶(2,2-bipy)以及5,5-二甲基-2,2-联吡啶(5,5-Dm-2,2-bipy)作为共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成功合成了化合物9-14。这六个化合物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π-π现象。有趣的是,形成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中(化合物9、11、12、13、14)都存在着双金属结构单元。而且引入的5,5-二甲基-2,2-联吡啶共配体,也成功构造出了预期存在的C-H…π相互作用。更有趣的是,碱金属钙形成的配合物10,在端基配体5,5-二甲基-2,2-联吡啶参与配位的情况下,依然形成了3D→3D两重互穿的金刚石拓扑结构。  以四溴对苯二甲酸(Tbta)作为主配体与氮杂环辅助配体,与过渡金属进行组装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六个(化合物15-20),从零维到二维的共配体配位聚合物。通过分子间存在的弱作用牵引下,上述低维度配合物堆积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有趣的是,在这些分子间弱作用的影响下,化合物15中的4,4-二甲基2,2-连吡啶的两个芳环之间产生了17.16°的二面角,化合物19中的辅助配体出现游离现象。  另外以两种氯取代邻苯二甲酸(四氯邻苯二甲酸(Tcph)与4,5-二氯邻苯二甲酸(4,5-Dcph))为主配体合成了20个配合物21-40。其结构相较于基于临苯甲酸合成的配位聚合物均有不同,显示了氯取代对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其他文献
酸催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为浓硫酸、磷酸、氢氟酸、浓盐酸等均相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引发多种副反应,且污染环境、腐蚀仪器。杂多酸催化剂是一种含中心原子和配位原子的多氧簇金属化合物,在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体系中都有很好的催化效果。杂多酸及其盐类独具的酸性、多功能等优点,使其在酸催化领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杂多酸低比表面、难回收、易溶于极性溶剂等缺点使杂多酸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杂多酸的这些缺点,越
全球正面临着能源危机及由温室气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开发新能源并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成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以过渡金属化合物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来制
吲哚是一种在生物界和生物结构中广泛存在的化合物,因其过去十年在药物,香料,农药,染料以及材料方面的应用而广受关注。这些应用源于吲哚自身独一无二的电化学和光学性能。随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