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撞击传质原理的气-气混合数值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料/空气的均匀混合是DLN燃烧技术中实现低NOx排放的关键因素,目前主流混合技术是以“燃料侧调控”为主,该种调控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燃料喷射机构结构较为复杂,流阻损失大。为此,本文提出“空气侧调控”为主的构想,即简化燃料喷射机构,拟采用撞击传质的原理,实现空气与燃料的快速均匀混合。尽管撞击流已被广泛应用于干燥、萃取、粉碎等工业过程,但其能否适用于两种流量比较大的气-气之间的快速均匀混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为了确定撞击传质原理对气-气高效均匀混合的适用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对两股圆湍射流的撞击混合过程进行了研究,进而分析撞击速度、射流直径以及撞击前湍流度对气-气混合均匀性的影响,以加深对撞击传质过程的认识。研究发现:(1)在撞击导致的强湍流强度的作用下,混合非均匀度UMs在撞击后距轴线1.5倍喷管直径da的距离范围内降至3.0%,实现了气-气快速混合;(2)气-气撞击在实现均匀混合的同时总压损失系数较低;(3)增大撞击速度有利于更快实现均匀混合,但总压损失系数随射流动量线性增大;(4)选择小射流直径有利于在短距离内实现均匀混合;(5)增大来流速度比后由于湍流度增加有限,混合效果并未得到进一步改善。确认了撞击传质原理对于气-气高效均匀混合的可行性之后,本文综合考虑混合效果、流阻损失和可能的应用场所,并参考工业中常用的几种撞击形式设计了不同结构的撞击混合器,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撞击形式下,壁面对于流动以及混合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对于轴向撞击,外壁面并不会影响一次撞击后径向射流的发展,壁面与气流的二次撞击进一步强化了混合;对于切向撞击,在外壁面的引导下,四股气流撞击后发生旋转,混合器内出现大尺度漩涡;对于径向撞击,由于外壁面限制了射流的径向发展,撞击后燃料仍被包裹在空气射流之中,不利于燃料的扩散,当开设二次环形流道后,撞击强度以及两股气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混合效果得以提升。最后,通过对比不同混合器出口混合不均匀度以及总压损失系数发现轴向撞击混合器综合性能相对较好。研究为后续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依据。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对人才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素质,还应当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以后,我国各个教育阶段均逐渐重视体育教学的改革,中等职业院校也不例外。中等职业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重点培养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创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思想,才
阐述天然气压缩因子常规计算方法。用两个新的基于相对密度的关系式计算酸性天然气的拟临界压力和拟临界温度,通过新的关系式计算酸性天然气拟临界参数修正系数,给出快速估算酸
根据词的意义、形态特征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将词分为若干类,叫作词类。英语的词通常分为10类。其中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动词为实词,冠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
新世纪的到来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价值观念等方面对当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作了相应的讨论,并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