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泳是人体在水中凭借肢体的运动推动身体前进的一项技能,是一种古老的体育活动,同时也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将游泳列入体育中考项目有利于实现普及体育人口、传承游泳文化、增强学生体质的多重目的。自2007年苏州市将游泳列入体育中考选测类项目以来,选择游泳作为考试项目的考生日益增多。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多数考生选择参加私人或者游泳俱乐部组织的业余训练辅导班。由于考生人数众多,多数辅导班存在师资力量匮乏、训练场馆不足、训练不系统的现象。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师资、场馆条件下提高训练效率是目前广大考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模式训练就是当今运动训练方法变革中较为科学的方法之一,运用模式训练可减少训练的盲目性,增加预见性,提高针对性和运动训练效益。本研究对苏州市体育中考游泳项目的基本情况,及考生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目前苏州市体育中考游泳项目的考前训练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考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训练模式,以期达到考试目标。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在苏州市暑期游泳训练班中考提高班中抽取24名学员进行教学实验,将实验对象合理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按照传统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实验组则按照专门设定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将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各阶段及实验后的成绩测试结果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对游泳项目考前训练模式的制定,则必须要考虑到苏州市体育中考的有关规定及考生特点,且遵循循序渐进、针对性、超负荷性、变化性原则进行制定。2.本训练模式将体育中考游泳的考前训练分为四个阶段,分阶段的对考生进行规范技术训练、提高有氧耐力训练、短距离速度训练以及考试能力培养。对考生提高各方面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且达到了考试目标,大大的提高了训练的实效性。3.通过对中考提高班的训练课进行教学实验,经过四周的小周期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专项成绩上都有所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成绩提高幅度较大,说明本训练模式对体育中考考生的游泳成绩的提高有明显作用。4.在教学实验中发现,本训练模式在实践中仍遇到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考生存在个体差异、考生有部分能力的欠缺没有在训练中得到锻炼、考生的训练态度不够端正、考生在训练中常常因故中止训练。需要对本训练模式加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