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低钠血症是经鼻蝶垂体腺瘤术后的并发症之一,本临床实验研究通过对30例垂体腺瘤患者分别检测手术前、后血清钠和血浆B型脑钠肽(plasma B-type natriuretic,BNP)浓度的变化水平进行临床综合观察分析,进而初步探讨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与BNP之间的关系及特点,为单鼻孔经蝶显微镜下垂体腺瘤术后低钠血症的诊断及机制的理解提供理论依据,以便为预防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及处理获得更加可靠的临床方案,并有利于进一步对术后可能引发低钠血症的时期进行预测并及早干预。方法:30例明确诊断垂体腺瘤患者纳入研究,于术前一天晨起空腹抽血进行血清钠、血浆BNP浓度测定并收集术前24h尿量测定尿钠。入选患者均采取经鼻蝶手术治疗,于术后第1、3、7天连续收集24h总尿量、随机尿行尿生化常规检测,测定其尿钠和尿比重等尿生化指标,与此同时相应抽血行血生化常规检测,测定血清钠、血浆BNP浓度等血生化指标。对照组为同期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例正常体检者,测定其血清钠、血浆BNP浓度,并收集其尿量测定尿钠等指标。结果:(1)30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后有17例发生低钠血症,其发生率为56.7%。实验组术前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升高,但无显著差异,术后第1、3d血浆BNP水平与术前比较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d后开始慢慢恢复,至第7d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血清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稍升高,但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775)。术后第1、3d血清钠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2),术后第7d恢复正常范围。同时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血清钠波动趋势与血浆BNP水平变化是一致的。(2)实验组术后低钠血症组与非低钠血症组比较分析,血浆BNP水平在术后第1、3d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低钠血症组的尿钠、尿量与血浆BNP浓度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尿钠=0.328,r尿量=0.549(P<0.05)。(3)实验组术后尿量与术前相比较明显增多(P<0.05),低钠血症组术后尿钠与术前相比较明显增多(P<0.05)。而在非低钠血症组术后尿钠与术前相比虽然有所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鼻蝶垂体腺瘤术后较易发生低钠血症。2.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BNP水平,提示其术前具有高排钠的倾向。3.垂体腺瘤术后低钠血症组血浆BN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并随着尿钠的升高、尿量的增加动态升高,后随着低钠血症的逐渐纠正而慢慢恢复为正常水平,垂体腺瘤术后低钠血症与BNP水平具有相关性,是促进低钠血症形成的因素之一。4.垂体腺瘤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可能与术中过程对垂体、下丘脑的牵拉、刺激以及各种血液中的活性物质的影响,促使下丘脑分泌BNP的量有所增加,从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提高了肾小球滤过率,抑制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促进尿钠的排泄和尿量的增多,是一种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引起的低钠血症。5.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血清钠离子代谢紊乱多样化,其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也较为多样,血浆BNP检测可作为临床垂体腺瘤术后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的早期检测指标,为预防术后低钠血症提供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