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从中央到地方大力重视农业污染问题的背景下,在亚洲开发银行支持下开展研究安徽省农业污染治理的政策体系构建问题,为长江中下游的典型地区设计农业污染预防和控制政策,从而为政府决策者制定有关农业污染控制与管理的统一政策、措施及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并促进区域农业污染控制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对于农业污染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多学科理论为基础,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方法学科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利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及系统分析方法等结合起来开展研究工作。从本质上认识了农业污染的产生与,并分析了现有防控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安徽农业污染减缓政策的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具体把握安徽省农业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探求安徽省农业污染减缓的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各领域具体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为政策的实施提供支持,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双赢”目的。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论文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了农业污染的特征、污染途径及危害,详细分析经济发展对农业污染的影响效应。(2)论文运用相关统计和计量方法对安徽省农业污染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从时间上看,农业污染指标随时间变动呈线性上升趋势;从空间上看,指标呈现一定的区域聚集特点。(3)论文借助前人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对现有农业污染减缓机制进行研究发现,现有政策在减缓农业污染时面临法律、行政、政策、经济、经济、生产主体等诸多方面问题。结论显示,我们必须对现有的防治政策进行调整。(4)论文对总体性政策提出建议,并针对主要领域分别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备的法律法规,高效的管控行政机构,多样的经济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公众和宣传教育的作用等。论文从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环境的角度分别对提出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