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舌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并对各证型的舌象进行计算机客观化分析,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量化的指标。
研究方法:将病例按中医辨证本证分为气虚、阳虚、阴虚、气阴两虚四型,标证以水湿、湿热、湿浊和瘀血为主,观察舌苔、舌色和舌形;并用我们专用的采集设备对舌象进行采集。通过舌象颜色的聚类和舌形判定,提取各个证型的舌色、苔色特征及气虚型舌形的特征。
结果:(1)139例患者中气虚型75例,阴虚型19例,阳虚型24例,气阴两虚型21例;水湿证29例,湿热证19例,湿浊证15例,瘀血证5例。(2)气虚型和阳虚型以正常的淡红舌多见,而阴虚型、气阴两虚型以偏红舌多见,二者舌色分布差异显著(P<0.01);各证型的舌苔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气虚型在舌质胖嫩上明显高于其它三型(P<0.01)。(3)客观化分析表明:阳虚型在舌质淡红、气阴两虚型在舌质红和阴虚型在舌苔黑上面表现比较明显;气虚型具有舌形胖大的特征。
结论:(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虚型和阳虚型为主(71.22%)。(2)阴虚型、气阴两虚型以传统偏红舌多见,舌色对气虚型、阳虚型的辨证指导意义有限。(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舌苔具有多变性。(4)标证以水湿证多见,瘀血证辨证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5)各证型的舌象客观化分析结果能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量化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