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统摄下的经济-伦理观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马蒂亚·森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伦理学家、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贫困问题的专家,他对“发展”观进行了新的阐述,主张以实质自由的扩展广度作为“发展”的评价标准。森的研究涉及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他试图消除各学科间的隔阂,在新“发展”观的统摄下对经济学和伦理学做统一性理解。本文试图对森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体系化梳理,主张以“发展”理念统摄经济-伦理研究。一、森的“发展”理论以主体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但他的主体概念在表述上不具同一性,作者认为以能力为规定的主体概念具有抽象的同一性,更适宜于作为“发展”理念的理论前提。二、在主体理性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四种合理性,分别是技术合理性、经济合理性、政治合理性和伦理合理性。个体以理性的方式改造世界的意图是冲动力,因而相应地也就存在着四种冲动力。三、个体在经济冲动力和伦理冲动力推动下的实践活动造成了经济和伦理中的经济霸权和价值霸权,它们具有抽象的合理性,却不具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现实性。“发展”理念是对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主观的冲动力与客观世界统一起来的信念。事实上,通过全面发挥人们的经济冲动力和伦理冲动力,可以分别扬弃“基本能力平等”和市场经济的抽象性和局限性。“发展”理念就是合理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经济-伦理信念。
其他文献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
传统孝道伦理,从狭义上讲就是追思念祖,善事父母,敬爱长辈。从远古时代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一意义仍然体现着孝道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作为人性中美好的一部分将长久绵延,是人之为人
中华民族整体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萌芽于夏、商、西周的大一统思想 ,经春秋战国时期的丰富与发展 ,随着秦汉统一的多
2002-2005年,于不同季节,到云南省灯盏花主要栽培区对灯盏花黄萎病发病情况、病原和发病因子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主要栽培区灯盏花黄萎病的发病率为10%~15%,严重时超过
安祥禅由台湾当代佛学家耕云先生(李挽)创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海峡两岸的信众中传播,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安祥禅作为一种新兴的居士禅,是如来禅、祖师禅在现时代的
随着生命科技的发展,人类自身的秘密在不断地被揭开,生命将不再是一个自然过程。过去,我们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如今,“天择”可能被“人择”取代,“人择时代”即将到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可能给
微信小程序是当前移动互联网中依托微信这一社交软件的一种轻应用。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用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的微信小程序,志愿者可以通过小程序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查看
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丏尊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中等教育领域成绩卓然。夏丏尊的"爱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教育者必须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当今道德教育实效性一直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受近代以来的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影响,道德教育越来越科学化,出现了远离生活世界的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