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尊与攻击性两者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话题。随着校园欺凌事件持续上升,心理研究学者分析其原因有可能是自尊的不稳定而引发的攻击性行为,因此青少年自尊与攻击性问题引起社会更大的关注。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以郭家街小学3-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他们的自尊特点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研究中引入了自我控制变量来探讨自尊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对调查数据进行梳理之后,采用常规的SPSS 18 0软件对研究结果逐一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应用的主要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如下:(1)小学3-6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高于自尊水平的均值。自尊在性别、年级和学业成绩方面有显著差异;自尊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小学3-6年级学生的攻击水平处于攻击水平的均值。攻击性行为在性别、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成绩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敌意方面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躯体攻击、言语攻击和敌意均在性别方面上有显著差异;攻击以间接攻击为主,主要表现形式方为敌意攻击。(3)小学3-6年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高于自我控制水平的均值。自控能力在性别、学习成绩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4)自尊和自我控制两者对攻击性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在自尊与攻击性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