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脑组织及脑白质稀疏症的DTI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脑组织结构在DTI成像方法中信号及弥散、各向异性特征。材料与方法:对20名正常人脑部行DTI成像,分析其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av)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 anisotropy, FA)图,并对不同感兴趣区进行ADCav及FA值的测量,通过统计学分析来反映其弥散及各向异性特征。结果:男女之间比较,同一部位的ADCav或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结构的ADCav及FA值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av图上脑脊液呈明显的高信号,而其余脑组织呈不同程度的较低信号,且信号差别不大。ADCav值测量,侧脑室体部内的脑脊液最大,且与其它感兴趣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感兴趣区之间的ADCa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图可以清晰反应脑白质纤维,呈明显的高信号。不同白质纤维的FA值不一致,胼胝体压部的FA值最大,并与胼胝体膝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它测量结构的FA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体部内脑脊液的FA值最低。脑白质的各向异性按胼胝体、内囊、
其他文献
目的:  1.分离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培养为树突状细胞(DCs)。  2.研究体外负载HBcAg和HBeAg对小鼠骨髓源性肝DCs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可能机制。  方法:  1.分离C57BL/6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