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Truscott提出的书面纠正性反馈不仅无效而且有害的观点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引起广泛热议。此后学界涌现出大量探究书面纠正性反馈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者们采用的反馈方式不同,并且纠正的语法内容相对简单,学界对此问题并未达成共识,同时就如何提供有效的书面纠正性反馈依然存在诸多争论。本论文是一个探索性实证研究,旨在探究书面纠正性反馈的有效性以及聚焦与非聚焦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语法一致的影响。研究问题如下:1.书面纠正性反馈是否有利于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法一致关系的准确性?2.聚焦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和非聚焦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法一致的准确性的影响是否相同?(1)聚焦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和非聚焦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法一致整体准确性的影响是否相同?如果是,有何不同?(2)聚焦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和非聚焦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谓一致、名词一致和代词一致的准确性的影响是否相同?如果是,有何不同?本研究受试来自于江苏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三个班级共90位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他们被随机分配到聚焦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组(30人),非聚焦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组(30人),和控制组(30人)。实验期间安排学生参与四次写作练习和三次写作测试。在四次写作练习中对不同组别提供不同形式的纠正反馈。每次写作测试每个学生的作文成绩统计两次:一次统计语法一致总得分,一次分开统计三类一致关系得分。最终数据输入SPSS16.0分析研究,研究主要发现如下:首先,无论在即时后测还是延时后测中,两种书面纠正性反馈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法一致关系的习得产生促进作用,证明了书面纠正性反馈的有效性。其次,虽然在即时后测中,聚焦组和非聚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延时后测中聚焦组得分明显高于非聚焦组,由此证明聚焦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法一致关系的准确性。最后,在聚焦组和非聚焦组中,三类语法一致关系的变化体现出了共性和差异性。聚焦组三类语法一致关系准确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非聚焦组名词一致和代词一致准确性提升显著,主谓一致提升不明显。两组中主谓一致成绩均高于其余两类,而代词一致运用能力较其他两类偏低,同时三类语法一致关系发展呈非线性模式。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研究为有关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二语习得有效性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聚焦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的有效性。因此,英语教师应重视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纠错反馈,并提高纠错反馈的针对性。此外,根据三类语法一致关系准确性呈现出的变化轨迹,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应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