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配公平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当前,高校教师群体同样被收入不公的问题所困扰,与金融、IT行业等知识密集型行业中同资历或同学历的员工相比,高校教师的整体薪酬水平偏低;与高校教师工作方面的投入相比,其薪酬水平也无法与之匹配。同时作为传统助人行业,高校教师属于职业倦怠易发群体,有研究表明个人与工作在薪酬、公平等方面的不匹配是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之一。基于这种现状,本文结合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背景,在梳理过往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市高校教师群体进行调查,对高校教师薪酬公平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文章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同时阐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文章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与本文研究主题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为本文实证部分的研究模型以及研究假设奠定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主题。文章在第三部分进行实证研究的构思设计,在文献梳理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研究模型,并结合研究目的和高校教师特点,设计调查问卷。文章在第四部分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文章最后部分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市高校教师薪酬公平感较低,职业倦怠状况较为严重。(2)人口统计学变量在薪酬公平感与职业倦怠的部分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3)薪酬公平感对职业倦怠具有负向影响,提高高校教师薪酬公平感有助于缓解其职业倦怠状况。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完善高校薪酬制度的角度出发,提出提高高校教师薪酬公平感,缓解其职业倦怠状况的建议,主要包括提高高校教师整体薪酬水平,建立薪酬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高校教师薪酬结构,完善高校教师考核机制,拓宽教师参与薪酬决策途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