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以卢湾区、崇明县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fp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自然科学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增强国家持续的创新力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性工程。而小学自然课程教师是系统性传授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启蒙老师。因此,努力提升小学自然课程教师自身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对提高小学自然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都十分重要。所以,对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这个群体的特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做细致深入的研究,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加强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把自然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工作之一。但对于自然科技教育的主导者--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却注重产出,而轻视队伍建设。因此,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卢湾区与上海郊县崇明县为例,在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之上,对卢湾和崇明两区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刻地剖析,挖掘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师范院校、学校、培训部门等层面的原因,并从而提出对策建议。怎样培养一支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专业化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怎样使得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培训实效化、怎样缩小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质量的城乡差距、建立对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工作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的结构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提出选题的缘由,界定与本研究有关的概念,分析归纳出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简述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二章对卢湾区和崇明县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访谈。归纳总结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小学自然课程教师专业化程度欠缺、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培训缺少针对性、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第三章主要是对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从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师范院校、学校、培训机构、教师自身等几个方面阐述对策,主要包括形成规范、严格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录用模式,专业胜任性优良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师范生培养模式,完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工作的评价体系,完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缩小城乡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的差距、达到城乡同步发展。论文提出的对策与建议对加强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教育教学,促进和完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结合云安县鲤鱼山桥病害及其相应的静载试验报告的结果,结语了刚架拱桥的病害特点,对病害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例,对此类桥型的病害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Combining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在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深地受到了它的影响,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模式
二十世纪初,正是中国内忧外患交迫,一步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沉沦的时期;也是一个革命风云跌宕、风雷激荡的年代。淮安这颗早年运河上的明珠,由于漕运废弃,已经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