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政府管理视角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k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高职教育理念、课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办学经验,使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呈现,如何保障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政府部门和相关院校的重要任务。因此,有必要全方位探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剖析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善的对策,促进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对全国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总体情况,特别是发展迅速的江苏省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选取苏州百年职业学院作为实例分析,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解析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全面分析当前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办学规模发展不平衡、生源质量和数量下降、专业设置重复现象普遍、评价体系不健全、办学定位不清晰以及政策滞后于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等。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国外优秀做法和我国相关院校经验,从政府管理视角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从政府管理视角提出改进对策:科学规划,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政策,突出政策法规的规范作用;建立健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五位一体”的评估机制;完善监管机制,推动院校健康发展;推进教育分权,鼓励社会参与。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的思政课本身就是为了优化学生思想政治理念,改善学生品格与道德素质的基本科目,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切实引入先进理念,不断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所以初中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最具竞争优势的资源。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在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掘、培育、提高人力资源已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无论在GDP的水平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
英语是初中阶段一门基础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把握好教材上的知识点,也要不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英语的一个重点课题,培养学生的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时代在不断的改革更新,新鲜的事物随之应运而生。所谓的科普活动是主要用于传播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主要是将深奥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出去,便于人們认识和解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科学知识得到传承,并得到人们的喜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普及科学知识,推广技术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媒体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宣传工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引导各地政府对绩效评估的探索和实践,更多的政府及专家学者将目光聚焦在县级以上的政府绩效评估,乡镇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