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影视动画艺术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un72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西方为参照,中国当代社会多元共存,并在一定程度上共时性地步入了文化工业时代。在全球化语境下,国内的文化研究开始蓬勃兴盛。本文选取动画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的文化理论,对当代动画进行宏观考察。 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文化工业”理论为支撑,将动画置入整个文化场域中,考察其特质及属性。首先,伴随着文化工业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媒介手段的更新,动画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并成为文化工业时代的表征。这体现在动画对技术理性、媒介带来的视听文化转向的敏锐感应和反映,以及遵从文化工业的文化生产消费逻辑。其次,文化工业时代的文化整体呈现出一种后现代风貌,动画也不例外。动画的后现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解构方式和狂欢精神。再次,探讨了动画自身的高度假定性,它与古典童话一脉相承并延伸了童话的功能。不仅如此,动画以其技术元素、视听元素适应了文化工业时代的需要。总的来说,动画的属性是文化工业时代的视听童话。 下篇题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将动画放置在全球化背景中,结合其它文化批评的成果,剖析当代中国动画衰落的深层原因。 新时期以来,曾经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中国动画学派逐渐式微,而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国外动画占据了中国动画领地。首先,我们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分析日本、美国动画的基本特征。日本动画的唯美情结和悲剧意识、美国式的幽默和自由精神分别植根于日本与美国本民族文化的土壤,早期中国动画学派的成功也是如此。其次,由此说明民族文化精神的充分童话化才是动画的成功之道。中国动画衰落的内部原因正是在于既失去了许多本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也未能很好地将残存的记忆童话式地传达出来。再次,文化的全球化语境下各种因素混杂。西方文化(以及相关的强势文化)对东方文化(以及相关的弱势文化)存在一种文化霸权关系,并以文化殖民的方式对我国渗透。动画正是文化殖民的手段之一。对美国、日本的盲从和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导致中国动画的失语。因此,本文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完善自我和以宽容的心态向对方学习,最终实现动画文化的平等对话,才是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中国动画的再度辉煌。
其他文献
平面设计作为一门热门的艺术门类,其优秀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往往都是有着深层的文化内涵的,是根植于我们有着深厚积淀的文明土壤之上的。那么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在学生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