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疾人是社会中特殊的弱势群体。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达到了8502万人,这一庞大的残疾人群体,由于社会环境的阻碍及自身的缺陷,在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导致经济收入、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参与程度都很低,沦为了社会最困难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否得到保障,不仅关系着残疾人自身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还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解决好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问题,帮助残疾人更有尊严的生活,不仅是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给予残疾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他们享有安定的生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隰县残疾人社会救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隰县的残疾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从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住房及就业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隰县残疾人的社会救助现状及需求,希望客观、准确的反映隰县残疾人口的真实状况,从而找出隰县残疾人社会救助中存在立法滞后、理念偏差、供需缺口大、救助标准低、就业扶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从而针对弊端,对症下药,最后借鉴国外典型国家残疾人社会救助的成功经验,得出结论:需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救助制度;转变观念,走官民结合的社会化道路;加大财政投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理顺管理体制,加强部门协调,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彻底解决隰县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