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梅县客家方言人称代词的研究仍是一块处女地,缺少全面系统的专门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句法功能、语用功能等两方面对梅县客家方言人称代词进行描写和分析。为了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这些人称代词的真实面貌,本文所用语料都来源于笔者田野调查记录的民间故事口头语篇材料。梅县客家方言人称代词有第一、二、三人称和单复数之分,单数形式分别为第一人称ηai21、第二人称ni21和第三人称ki21复数形式由相应的单数形式加后缀tεη44或纫tεη44nin21构成。第三人称代词没有性的区别,ki21既可以表示“他”和“她”,也可表示“它”,但这个“它”只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并非指无生命的物体。人称代词没有主格、宾格和属格的区别,但由合音产生的ηa33和kεi33两个形式已具有领属代词的功能。这两个词分别由第一人称代词ηai21和第三人称代词ki21与领属关系小品词jεi44的合音变化而来。此外,梅县方言还有已称代词tsh;33ka33、旁称代词nin21ka33和统称代词thai44ka33或thai44ka33nin21。从句法功能上看,梅县方言人称代词都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等。已称代词tshl33ka3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作为反身用法,另一种是强调用法。当tshl33ka33为反身用法时,具有主语优先性,即优先将主语作为它的先行词。当tshl33ka33表示强调用法时,一般是相应的人称代词加已称代词tshl33ka3构成强调式,强调人称代词。这种结构可以放在任何位置。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讨论第三人称代词和省略代词的篇章语用功能。第三人称代词具有较强延续性和较弱延续性。当文段中的人物名词较少的时候,第三人称代词通常表现为较弱延续性,反之,则表现为较强延续性。第三人称代词的分布受到4个因素的制约:人物、情节、时间和连词。省略代词是典型的高可及性标示语,常出现在句首和句中,有些情况也会在句子的其他位置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