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疆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作为西部的能源大省,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战略性的产业转移政策,新疆以工业发展为主的经济模式突显出来,能源的消费总量也在逐年的攀升,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强度成为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的主要方式。能源效率的提升一方面产生了能源的节约,但另一方面又会新增能源的需求,使得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产生能源回弹效应。同时,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也影响着能源的消费,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大大增加了能源的消耗量,产业结构的变动成为引起能源回弹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界定能源回弹效应概念,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探讨二者对回弹效应的作用机制,从理论上说明了回弹效应的存在性,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从能源效率与源价格、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以及产业转移政策阐述引起回弹效应的影响因素。应用实证分析方法印证回弹效应存在性,使用2000-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CES生产函数方法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而估算出技术进步下的能源回弹效应。根据罗斯托单部门增长理论,利用2000-2011年三次产业中各个部门的产值,测算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各个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出产业结构变动产生的回弹效应,结合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的确存在着能源回弹效应,证实了“杰文斯矛盾”的存在性;(2)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出发,能源效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技术进步产生的平均回弹效应为89.2%,产业结构变动产生的平均回弹效应19.4%,总平均回弹效应190%;(3)单纯地依靠提高能源效率的手段来节约能源是不可行的。讨论提出以下建议:(1)引入价格和税收等辅助性手段控制能源的消费;(2)从发展方式上转变观点,正确引导产业转移,避免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引入新疆;(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第三产业来降低能源的消费;(4)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疆的太阳能、风能以及水能等可再生资源,降低传统资源的消费,有效地减少碳排放,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