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是社会大动荡、诸侯大兼并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巴和楚,他们时而是敌人,时而是盟友。长时间纠缠不断,你进我退。这种冲突加剧,变幻莫测的关系也加速促成了两种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最后楚国战胜巴国,巴土大部尽归楚国,巴楚两国从物质文化间的涵化发展到精神文化的互融。他们先是互相采借传播,而后日益渗透。最终出现了一种由巴文化和楚文化互相糅合,亦巴亦楚,而又非巴非楚的混融型文化,即为“巴楚文化”。巴楚文化并非巴文化和楚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两种文化长期融合而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混融型地域性文化。不管是巴人,还是楚人,都是我国古代最具有民族进取精神的群族之一。巴楚文化深刻的影响了后来发展壮大,遍及整个中国南方国土的楚文化。在今天的宜昌地区,还存在着活的巴楚文化。足可见巴楚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延展力。巴楚文化具有发扬蹈厉的进取精神,其人民有着炽热真挚的审美情感。这些特征充分的展现在一系列巴楚文化形式符号中。虎座立风的壮美神奇;虎座凤架鼓的俊逸精美;一凤斗二虎一龙丝织品中凤鸟与龙虎流动果断的线条,独具艺匠妙思的饱满构图;“吊脚楼”群的层台累榭;屈原《楚辞》中天马行空的绮丽幻想以及宋玉《高唐赋》和《神女赋》中浪漫迷幻的神话传说等,诸多均展现了巴楚文化深厚的艺术魅力,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非常值得进一步挖掘并传承利用。现代环境设计较之传统风景园林来说,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最主要的便是其环境感受者从过去的皇家贵胄,富商大贾转变成现在的社会大众,于是现代环境设计的形式,功能,种类等都有了相应的调整和发展。环境设计是各类设计门类中最为综合的一门艺术。不仅有现代科技的应用。还包涵了生态环境意识,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在现代环境规划设计领域早有所体现。甚至在某些方面,环境规划设计还扮演着先锋角色。如此综合的一门艺术,能置观赏者于艺术品之中,感受时间、空间的形式化体现。当然能接受类似于巴楚文化形式符号这种民族的,本土的形式语言。这种形式语言也会促使现代环境设计的质量提升。这种传统的形式符号也应该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得到运用。在现代设计中物质化,形象化这些意识形态化的传统文化,能唤起个人和民族记忆,进而展现并发扬民族精神,提高大众审美。本文探讨了巴楚文化形式符号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运用的意义和手法,主张在传统形式符号的基础上用现代设计手法抽象再生,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要求而有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新的视觉形象。为现代环境设计提供富有文化内涵又独特新颖的形式语言和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