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vi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人们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采和利用,这就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严重危及人类的长远发展。不论从道德出发,还是从人类的长远发展出发,人类都应该对此负责。国内外的一些学者纷纷站出来,积极探索并分析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希望能够找出解决生态问题的办法。笔者就是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尝试论述了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回顾并分析了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理论渊源。本部分先简述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孕育期、形成期和成熟期,继而对费尔巴哈的人本自然观和黑格尔的唯心自然观进行批判继承,产生了马克思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第二部分归纳并阐释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内涵。分别从实践论视角、历史论视角和人学论视角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实践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历史论方面主要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性关系、对象性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社会历史性。人学论方面主要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思想。本部分是全文重点论述部分。第三部分是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本部分先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引出马克思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最后从主体性、认识论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说明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第四部分是基于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分别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完善法律制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其他文献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部分,福建省注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丈章结合当前福建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概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现有资源为核心、借助邮政体系的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ory discussion,main research methods,contents,empiric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es of farmland prewarning in China.It stated that futur
按照全力构筑和发挥创业型城市新优势,支撑带动海西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要求,泉州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着重从以下八个方面
先天性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通常保守治疗效果较差,需手术治疗。传统手术虽然安全可靠,但术后往往遗留瘢痕触痛、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笔者采用小针刀微创手术
参阅学者尚未使用过的《延寿徐氏族谱》,结合各种文献资料及徐寅诗作,考证徐寅科举事迹中的几大关键问题。明确了徐寅入京应试的最迟时限和登科及第的具体名次。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多伦多神经症状评分(TCSS)与炎症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受试者132名,分为体检正常人群(NC组)33名、T2DM无神经病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石狮市将全面准确把握十七大精神实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石狮发展实际,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