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5.2接口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应用与实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入网的概念是随着通信网的数字化、光纤和数字用户传输系统的大量引入而提出的,接入网对电信业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V5接口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完全开放的新型数字接口,被广泛应用于本地交换机与接入网之间。本地交换机通过V5接口可以支持包括模拟和数字在内的多种类型的用户接入,同时,V5接口的开放性使得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的技术和业务演进完全独立开来,接入网的发展可以不受交换机的限制,促使接入网市场完全开放。 虽然V5接口技术在传统电路交换网络中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是随着下一代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现有网络不可避免的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趋势,V5接口的发展和应用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下一代网络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架构体系,它以分组交换技术为核心,采用承载与控制分离、控制与业务分离的思想,通过分组交换网络传送包括话音、数据、视频、多媒体在内的多种综合业务。尽管下一代网络具有传统电路交换网络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人们不可能抛弃现有的网络而去建设一种全新的的网络。因此,为了保护投资,避免资源浪费,这两种网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共存,并且以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趋势发展。在下一代网络逐步替代传统电路交换网的过程中,V5.2接口的接入方式和功能实现也将随着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是V5.2接口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应用以及V5.2接口在软交换中的设计与实现。论文首先在分析下一代网络、软交换和媒体网关的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几种方案,并由此提出V5.2接口在PSTN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过程中的两种应用方式;然后根据V5.2接口的自身特点,并结合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特征,重点对如何在软交换中设计与实现V5.2接口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V5.2接口在NGN体系架构下的总体解决方案的设计,V5.2接口在软交换中的设计,V5.2接口的链路状态报告流程、系统启动流程以及V5用户基本呼叫流程的设计;实现方面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V5协议栈的实现和V5协议栈与外部模块的接口的实现;论文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了WMS规范、SLD规范以及Web服务框架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研究和对比了Web地图服务的关键技术:SLD、可扩展矢量图像(ScalableVectorGraphic,简称SVG)以及负载均衡技
视频监控系统、GPS以及其他的数据采集设备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搜集到大量的诸如车辆、行人、船只等移动轨迹数据。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现有的工作都集中在分析轨迹的
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为流媒体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动力,流媒体业务正变得日益流行,而作为流媒体技术的应用——视频点播为网络信息交流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视频网络
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所关心和研究的问题。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学生的德智体各个方面,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逐步深入,Internet的服务模式已经由传统的数据通信与信息浏览向电子交易与网上服务转变,这种变化使Web服务器以及Web服务系统成为支持电子商务应用的核心
模型驱动架构(MDA)是由OMG组织提出的一种新的软件方法学,被面向对象技术界预言为未来两年里最重要的软件方法学。而研究代码到PSM的逆向变换的目的在于研究如何保持模型与代
软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软件系统复杂性的提高,软件缺陷的数量日渐增加,它所带来的危害也越发严重,对软件系统安全性的影响也日益增大。软件缺陷预测技术能够
本文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理时空动态模拟系统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建立动态模型的软件系统CASimulator,用于辅助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地理时空动态模型。CAS
移动自组网因其特有的无需架设网络基础设施的优点而成为当今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然而,由于节点的任意移动、网络拓扑结构易变、节点能源受限的特点,使得在移动自组网中实现高
混沌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非线性现象,渗透到各个科学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混沌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貌似随机的行为、连续宽带功率谱等特征,使其在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