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L环境下的主体间性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uo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间性,这个源自于哲学领域的术语,从20世纪开始就成为了一个十分耀眼的概念而且其使用也不再局限于哲学领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信息化时代下主体间性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如去中心化、跨时空性、弱主体间性、扁平化等。随着这些特征的凸现与总结以及其内涵与外延的日益明晰,亦随着社会发展在生态、能源、网络伦理道德、虚拟化交往与生活等各种问题的衍生,主体间性范畴的研究已经从原先哲学上的单纯思辨,扩展到多个学科和领域之中,逐步开始探讨较为具体的实际问题。这些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不断丰富充实了主体间性这一理论范畴,在各自学科或领域都触及到了本学科或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同时,对于协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如火如荼地展开和进行,使得对协作学习的内在机制的追问和理解显得更为迫切。   本研究以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以协作学习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对计算机支持的协作过程的主体间性的理论描述,将主体间性界定为协作学习过程中各个协作学习个体之间的相关性和关联性,认为主体间性存在于参与协作学习的个体之间,对个体的学习认知与学习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育实践观察和对协作会话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协作学习过程中存在主体间性的两个条件:第一,协作成员关系的稳定性;第二,协作成员交互的深度性。其突出的表现形式是协作学习过程中由各个协作成员共同构建的群组认知,也即达成的群组认知。协作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间性存在多种特征,如广泛存在性(无性别、年龄、学历、地区环境的差异影响的不同)、影响普遍性(影响着态度、情感、认知、思维、推理等各个方面)以及作用的深刻性等等。   本研究共包括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研究提出的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基本框架等。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对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且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协作学习过程中的主体间性理念进行阐释。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案例研究,具体描述了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会话分析三种研究方法,对在小学生、高中生两个年龄段处于在线协作与面对面两种交互类型的案例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说明了主体间性产生与存在的条件。第四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证明主体间性能够促进个体成就的提高,在个体成就提高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升主体间性的作用范围。第五章对研究结论与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本研究当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个体在完成学校教育之后,需要具备能够在任何条件下主动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完善自身人格、思考和规划人生,追求人生幸福的能力
学位
伴随学界对基础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理念的“再认识”,包括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内的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核心素养”问题开始广受关注。而直面道德冲突作出道德抉择的能力,无
公正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的追求,公正能够保障人们的合理收益,能够使得社会按照特定的规则运行。公正对人们的情感、态度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不公正事件依然时有发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具体表现为国家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高等教育的紧密联系。从合作高等教育转变到制度融合教育,从单一高等教育状
学位
地方传统民族体育电视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两者在交流、沟通、与反馈的基础上营造和谐融洽的关系,前者不但要满足后者的需要,而且又要积极引导后者,体育电视媒体的传
竞技体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对了解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民族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举国体制
学位
随着我国远程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远程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校外学习中心作为远程教育的基层服务部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其管理和服务的规范
本文分别研究了大鼠肌肉功能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众所周知,离心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功能,本文研究了大鼠一次性离心运动后骨骼肌损伤的动态变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莫达菲尼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