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有形和无形障碍下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提升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并且由于中国尚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其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异,在经济制度、传统文化、所有制结构、法律规则和企业发展路径等方面都表现出中国特色,无不体现国情的特殊性,因此中国企业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的环境影响时,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中国式企业管理模式,由于传统文化和国情的现实规定性而表现出企业自身特性的差异,在研究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和行为时考虑中国企业特性是必要的。本文认为企业所有制、隶属关系、企业出生方式、高管的政府背景及企业总部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这些企业特性的差异会带来不同的战略行为,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区域多元化与行业多元化的战略选择上。于是,本文采用的是2010年的7个行业中上市公司的数据,包括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国有股比例越高的企业会更多的选择区域多元化,并且会较少的进行行业多元化,隶属于中央的国企比隶属于地方的国有企业更注重区域多元化的经营,避免进行无谓的行业多元化;自我发展起来的国有企业比重组改制的国有企业在选择行业多元化时更加慎重和保守,转而向其他地区拓展业务提高竞争力,企业中的高管有政府背景将有利于企业进行区域多元化的战略执行,本文还研究发现企业总部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在企业进行战略选择时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对国有股比例与区域多元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对隶属关系与区域多元化之间的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对隶属关系与行业多元化之间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对企业出生与区域多元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对高管的政府背景与行业多元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