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及其差别化引导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y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对城乡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导致城乡建设用地的大量无序扩张,对人民的生活、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的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现有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和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因地制宜的对各地区的城乡建设用地进行调控和引导,这是经济转型期对土地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以湖南省为例,依据国内外城乡建设用地扩张、规模预测与增减挂钩研究等理论基础,以2003-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2004-2012年统计年鉴作为数据来源,做了以下研究:首先分析湖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及利用现状,总结出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低效利用、农村居民点无规划粗放利用、威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社会人文、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别选取了影响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并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驱动力模型,采用定量预测结合规划参考值的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预测,从而根据模型计算出湖南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2015年和2020年的指标分别为147.50万公顷和180.92万公顷。在此基础上研究城乡建设用地的差别化引导,根据相关规划标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重点,划定“一核一轴”的城镇建设用地拓展重点区域和“一核三轴”的次重点区域,根据自然条件、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相关规划划定“环洞庭湖和湘东”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与“湘中南和湘西”次重点区域实行城乡间的差别化引导;根据主体功能分区进行区域间差别化引导,提出重点开发区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原则为“保障建设,集约利用,保护耕地”,限制开发区为“保护耕地,适度开发,集约布局”,禁止开发区为“强制保护,禁止开发”。选取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现状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规模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规模指数,采取总量控制的方法将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分配到市(州)。最后提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和优化利用的措施建议,主要有:满足城乡建设用地合理需求以保障发展;变“外延扩张”为“内涵挖潜”,促进集约用地;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探索“总量控制”的城乡建设用地管理新模式及其实现路径等。从而为湖南省土地管理模式的转变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其他文献
“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①中共十八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广泛的开展志愿服务,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
府际协同治理是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路径。它强调区域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之间在地位平等、利益对等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协调,以解决单个政府不能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子政务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一轮的政府改革浪潮中争相选择的努力方向。从“无纸化办公”到“智慧政府”,电子政务的内涵也在实践中不断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推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进程中,将企业管理理论中顾客至上的价值理念引入到政府管理中,倡导公共服务的提供应该以“顾客”为导向,以“顾客”的满意度为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着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而农村教育的良好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研究留守儿童的升学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我们
想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高中教育中运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方法.其中,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