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主要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ARNI)的效果评价,分析ARNI可能带来的益处。探讨诺欣妥对此类患者在血压、心率、血浆肌酐、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提出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收取2017年10月到2019年2月时间段内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KillipⅡ-Ⅳ级)患者67例,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采集患者一般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按照个人参与意愿及就诊先后分为观察组(标准治疗+诺欣妥组)32例和对照组(标准治疗组)35例。分析患者入院前及治疗后的心率、血压、肌酐、尿量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变化,并对两组3月后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D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对血压、血浆NT-proBNP、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心率、血压、尿量、肌酐、血浆NT-proBNP水平、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比较,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心率、血压、肌酐、血浆NT-proBNP水平、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均降低,并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心绞痛(15.6%比37.1%)、心衰再住院率(6.2%比22.8%)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机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后,肌酐、血浆NT-proBNP水平、临床症状、心脏功能均有很大改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提出了新的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