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钴基-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wrok,MOF)为前驱体,分别制备了金属氧化物Co3O4及其碳复合材料Co3O4/C。以Co3O4和Co3O4/C分别修饰玻碳电极(简称GCE),研究其对葡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钴基-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wrok,MOF)为前驱体,分别制备了金属氧化物Co3O4及其碳复合材料Co3O4/C。以Co3O4和Co3O4/C分别修饰玻碳电极(简称GCE),研究其对葡萄糖和多巴胺的敏感性能。采用XRD、SEM、XPS、BET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组成等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技术对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钴离子为中心金属离子,5-((4-羧基苄基)氧基)间苯二甲酸和1,4-双(2-甲基苯并咪唑-1-基甲基)苯为有机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得到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钴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o(L)2(bmb)]n。将该材料在450℃空气气氛下热解3 h,得到了具有弯曲的片状形貌的钴基氧化物—Co3O4;将Co3O4修饰玻碳电极,研究Co3O4/GCE对葡萄糖的敏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o3O4/GCE对葡萄糖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氧化活性;葡萄糖浓度为1~2000μM的范围内,Co3O4/GCE的氧化峰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灵敏度为254.21μA·m M-1·cm-2;葡萄糖浓度为2000~8000μM时,Co3O4/GCE的氧化峰电流与葡萄糖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为102.80μA·m M-1·cm-2。该电极的抗干扰能力和重现性良好。采用钴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67为前驱体,在500℃氩气气氛下,将其热解3 h制备得到了Co3O4/C复合材料,并以其为敏感材料修饰玻碳电极,考察了其对多巴胺的敏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碳材料的存在可有效提高电极的导电性,进而改善了Co3O4/C/GCE对多巴胺的电催化活性。在最佳电位下0.40 V下,Co3O4/C/GCE可线性检测0.125~3000μM的多巴胺,灵敏度为65.04μA·m M-1·cm-2。Co3O4/C/GCE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重现性和稳定性。以单宁酸为刻蚀剂对ZIF-67进行刻蚀,并在500℃氩气气氛下热解3 h,得到Co3O4/C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多巴胺的敏感性能。研究表明,与未经刻蚀的ZIF-67得到的Co3O4/C/GCE相比,经刻蚀后得到的Co3O4/C修饰电极具有更加出色的敏感性能。经2 min单宁酸刻蚀制备的Co3O4/C/GCE对多巴胺的催化氧化活性最高,可线性检测20~200μM和200~800μM的多巴胺,灵敏度为479.90μA·m M-1·cm-2和193.24μA·m M-1·cm-2。该修饰电极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图45幅;表9个;参82篇
其他文献
钢铁冶炼中最重要的生产环节就是高炉炼铁,其内部变量分布复杂、大量的物理化学反应以及结构的封闭性,导致操作人员对高炉炉温的直接测量有很大困难。而生产过程中,高炉炉温
21世纪初期,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迅速普及并日益成为影响公众舆论的主导力量,传统媒体主导时代的舆论生成和传播机制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正经历着一系列颠覆性变革。广播新闻评论节目通过传播意见性信息达到引导社会舆论的目的。自新中国广播事业诞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从内容到形式经历了显著变化,总体向着更加符合大众传播规律的方向发展,成为舆论生成的重要工具。然而,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受众媒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僵尸企业的处置问题成为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我国煤炭业产能过剩现象突出,僵尸化情况严重。本文选取25家A股上市煤
纳米技术是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对金属的重要特性进行修饰和改造,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纳米颗粒在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生物合成生态友好的纳米颗粒是纳米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本研究的目的是从无污染森林环境中分离出的细菌,利用细菌提取物进行银纳米粒子的生物合成。本研究从昭壁山西宁林区分离到10株细菌。其中经筛选发现T10可以合成银纳米粒子,对T10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为福氏志贺氏菌(Shigel
智能监控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人群行为分析是智能监控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通过对视频图像中的行人行为提取特征进而分析人群运动状态,使得系统可以检测出值得关注
3,4-二氢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医药分子及功能材料分子中。研究发现,在3,4-二氢喹喔啉-2(1H)-酮分子中3,4位上连有取代基时,
伺服系统往往完成快速高精度的运动控制任务,在数控机床、机械包装、检测设备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伺服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载干扰、未建模动态以及系统内部扰动等不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与演进,终端设备对发射机的能量效率与线性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络跟踪放大器作为高能效功放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而数字预失真技术也被用于包络
视觉目标跟踪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对于视频图像智能化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视频监控、无人驾驶和人机交互等诸多应用场景有着广阔的前景和需求。视觉目标跟踪是一个在图像序列或视频中对某个指定的目标进行精确定位的过程,期间面临光照变化、遮挡、形变和背景杂斑等多种困难,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基于显著性检测和相似性度量提出了一个针对视觉目标跟踪任务的统一模型。在该模型下,设计两种增强的
图像作为一种生动地记载客观对象信息的载体,在人类社会中被广泛地使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越来越迫切地渴求高分辨率的图像。然而受限于硬件设备的高昂成本以及拍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