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MPa级非调质高强钢组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iwe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微合金化及控轧控冷技术,以相变强化作为主要强化机制,以回火马氏体和低温贝氏体为理想目标组织,研发出一种强度级别达到960MPa级的非调质碳微合金钢。同时,该高强钢具有一定的塑韧性,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满足当今各领域对此级别高强钢的需求。采用S960&1#成分体系,已制备出以马氏体为主要组织,屈服强度达到900MPa级并具有良好塑韧性的高强度中厚板,采用S960&2#、S960&3#、S960&4#成分体系,制备出了以低温贝氏体为主要组织的屈服强度达800MPa级的高强钢。研究表明在目前的合金体系下,以低温贝氏体作为主要组织的材料,还难以保证材料同时具有高强度及良好塑韧性。可通过对成分体系中Mo。Cr元素含量的进一步优化,在保证材料塑韧性的基础上提高强度。本研究通过相变仪实验得到了主要相变点,绘制了 CCT曲线,设计出了相应的轧制方案;通过Thermo-Calc分析了不同成体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析出相变化情况;通过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对高强钢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使用Klemms腐蚀液对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进行了分析;通过拉伸、摆锤冲击实验对高强钢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研究了终轧、回火、卷取温度对材料组织及性能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冲击断口进行分析,分析了终轧及卷取温度对DBTT(韧脆性转变温度)影响;通过成分对比,分别分析了 Mo、Cr合金元素对材料强度及塑韧性影响。研究发现,对于S960&1#成分体系,随着终轧的提高,马氏体组织中的变形带逐渐消失,材料强度及塑性降低,冲击韧性先降低后提高,终轧温度为890℃时,材料韧性达到最佳,且DBTT<-40℃;对于S960&2#、S960&3#、S960&4#成分体系,随着卷取温度提高,粒状贝氏体组织相对增多,且贝氏体中的铁素体长大,晶粒各向异性不再明显,终轧温度越低,贝氏体组织细化程度明显提高。提高S960&2#成分体系中的Mo元素含量,材料硬度、强度降低,塑性及低温韧性将得到提高,提高S960&3#成分体系中的Cr含量,材料强度、硬度将会提高,塑性及低温韧性将会明显降低。通过Thermo-Calc计算可知,Mo元素含量的提高,可抑制卷取过程中M7C3型析出相的产生,析出强化效果降低;提高Cr元素含量,卷取过程中该元素的碳化物析出含量增加,析出强化效果增强,强度增加;为保证材料塑韧性,应避免Cr的碳化物大量析出。
其他文献
研究发现,直线双刃刀具切削时所产生的切屑分叉突变现象会导致切削力的大幅降低,在切削过程节能和节能刀具设计方面的利用潜力巨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变理论及其所推荐的燕尾突变模型和蝴蝶突变模型建立直线双刃对称切削时切屑分叉突变分歧集方程的方法。该方法将从切屑分叉突变的实际控制参数到标准突变模型的理论控制参数的映射关系设定为一组系数待定的线性函数。为了求解该系数,进行了基于二分法原理设计的获取切屑分叉
随着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不断地提升,风场运维人员工作量逐渐变大,对风电机组监测系统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目前风电机组监测系统中缺少塔架螺栓松动实时监测和塔架安全状态监测相关功能,导致风电机组塔架倒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用于风电机组塔架螺栓松动的应变检测法和相位差检测法,并进行了相关的可行性验证实验,最后结合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风电机组塔架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的使
枝晶是金属凝固过程中最常见的晶体生长形貌。枝晶的生长过程也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自组装过程,因而受到了材料学家、冶金学家、数学家以及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深过冷快速凝固过程中施加磁场可以增大枝晶与熔体间的温度梯度,促进枝晶周围的热电磁对流,从而改变枝晶生长动力学和枝晶形貌。在梯度磁场下,因为磁化率差异形成的Kelvin力还会进一步改变熔体对流。因此,本文对均匀磁场和梯度磁场条件下深过冷纯钴熔体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生伏特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主流能源的趋势下,太阳能电池凭借其无污染、可再生、来源广的优点成为当今研究发展的重点。薄膜太阳能电池基于直接带隙半导体吸收系数大的特性,凭借几百纳米至几微米厚的吸光层薄膜即可实现对入射光的充分吸收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输出。光吸收层作为薄膜太阳能电池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一直是重要的课题。目前最成功的薄膜光伏材料如Cd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了具有柱状晶组织的Mg-6.52Zn-0.67Y(质量分数,%)合金。利用CMT5105万能实验机分别在25℃、150℃、200℃、250℃、300℃下对具有柱状晶组织的Mg-6.52Zn-0.67Y合金进行高温拉伸实验,并利用XRD、SEM和EBSD等分析了 Mg-6.52Zn-0.67Y合金定向凝固组织、晶体取向及不同拉伸温度下的形变组织、断口形貌,研究了定向凝固Mg-6.
本文研究程度副词“更”“更加”“越发”。翻阅汉语教学大纲和通用教材时发现这三个词汇的释义不管是中文解释还是英文释义都是相似的。而且检索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时观察到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存在大量使用这三个词从而造成偏误发生的语料。但是在整理现代汉语语料库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三个词汇各有其特点,并不是可以完全对换的。根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划分,“更”为甲级词,“更加”为乙级词,“越
近年来随着对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Zn及Zn基合金以其适宜的降解速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继Mg基合金和Fe基合金之后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鉴于纯Zn的力学性能较差,所以以Mg、Ca、Sr作为合金元素的经过变形处理的二元和三元Zn基合金相继被开发和研究,结果显示其力学性能较纯Zn有显著提高,但是仍不能满足植入材料对力学性能的要求,而且对于Zn基合金力学性能与
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能源持续增加的使用增大了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全球遭受着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效应的影响。近些年来,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其能源的时效性受时间和空间影响较大,能源供给的不连续性以及地域分布不均匀性导致大量新能源技术并不能大规模应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中。氢能在
随着石油资源日益枯竭与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大力发展和使用可再生、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已成为全球共识。由于聚合条件温和、单体结构丰富且部分可再生、通过选择合适单体可获得具有可生物降解特性的高分子材料,近年来,环氧化合物与酸酐的共聚反应(ROCOP)成为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在包装和农用覆盖材料等领域有望替代传统非降解高分子材料,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难题;低相对分子质
共价三嗪框架(CTF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的有机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气体吸附分离和光催化等领域。为提高CTFs的应用价值,常采用一些方法提高其对应的性能,形貌调控就是其中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关于CTFs形貌调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纳米片和开放的三维中空结构,而关于中空球形貌的研究却未涉及,主要是由于目前制备聚合物中空球的方法一般为硬模板法,一旦移除模板,结构很易塌陷,而且传统的CTFs制备方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