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水用量对滨海盐碱土化学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sjy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滨海轻度盐化土的粮食生产能力,本研究以滨海轻度盐碱地小麦生产中的肥水用量为研究对象,以不同肥水用量的降盐、保肥和增产效应为研究内容,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示范区进行田间试验,探讨适宜滨海轻度盐碱土区域的肥水管理措施,为滨海轻度盐碱地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通过对不同肥水处理的降盐增产效应对比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与其他肥水用量相比,施肥(N-P2O5-K2O=225-75-150,kg/hm2)基追比1:1与灌水1350m3/hm2平均增加小麦产量增产7.43%以上,是增产效果最优的肥水用量。(2)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与其他肥水用量相比,施肥(N-P2O5-K2O=225-75-150,kg/hm2)基追比1:1与灌水1350m3/hm2能有效降低耕层土壤盐分9.52%,降低耕层土壤EC9.59%,是控盐效果相对较优的肥水用量。(3)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与其他肥水用量相比,灌水1350m3/hm2、施肥(N-P2O5-K2O=225-75-150,kg/hm2)、基追比1:1在保证盐分淋洗效果的同时提高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9.80%、10.40%、16.66%,是保肥性较优的肥水用量。(4)综合考虑控制耕层土壤盐分、提高小麦产量和土壤保肥性等方面,灌水1350m3/hm2、施肥(N-P2O5-K2O=225:75:150,kg/hm2)基追比1:1为滨海盐碱地试验区域长期控盐保肥、稳产增产的推荐肥水用量。
其他文献
我国是耕地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近年来其数量又在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正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在粮食生产中,化肥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约占整个农业投入的一半左右,然而由于化
1、宜昌页岩区十字沟小流域由于历史上人为干扰程度的不同,当地植被自然恢复处于侵蚀劣地,灌草丛群落,疏林灌丛群落,针叶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一系列生态恢复演替不同阶段。本文
本文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构建耕地地力评价信息系统的技术和方法。 在耕地地力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思路方面,将多元统计法、AHP决策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