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很少有民间资本的介入,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对新型城镇化的不断重视,基础设施投资比例明显提高,单一的融资渠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寻求多种投融资渠道,将多种投资主体引入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民间资本与政府财政资金共同参与,才能提高投资效率,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基础设施项目中运用BOT模式进行融资,使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更多的流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拓宽了资金来源方式,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投资主体,无形的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有利于政府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需要发展的公益项目中。同时,BOT模式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平衡了项目成本、风险和利润,引进了新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了项目的运作效率,有效分散了项目风险,保证了政府、项目公司以及其他项目参与方的利益。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首先综述关于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研究路线。其次,结合项目区分理论描述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项目的分类和特征。再次,分析BOT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项目中的适应性。最后,以博弈论和BOT项目特许权期为理论依据,以政府社会效益最大化和项目公司自身收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建立政府与项目公司的特许权期决策模型,并且在假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分析当不确定因素发生后导致项目收益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时特许权期的调整方法,为特许经营期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保证了政府和项目公司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