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复(1853-1921)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与翻译理论家,也是近代第一个较全面地向中国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译著,也就是著名的“严译八种”,一度被争相阅读;他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在中国翻译史上也被许多人奉为“金科玉律”,指导着几代人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 事实上,对严复翻译的评论与研究早在他的生前就开始了。时至今日,翻译界仍然热衷于他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不断地赋予“信、达、雅”以新意,并重新诠释他的译作。但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以“忠实”为目标的翻译传统,属于应用翻译学的规定性范畴,这也使得对严译的研究道路显得越来越狭窄。 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给了我们重新审视严复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机会。西方翻译理论中的操控理论,研究的是翻译与其操控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认为,翻译就是译者在一定权利人或机构规定的意识形态系统下完成自己的诗学追求的过程。借助这一理论,本文试图以描述严复翻译过程的方法追溯当时的意识形态与诗学操控因素,以期对严复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新的认识。研究有两个主要目的: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描述严复的翻译——以重写或介绍的形式引进外国文化,研究自始至终操控他的翻译活动的目标意识形态和诗学追求因素;其次是探讨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他的翻译标准以调适方式成功地激起全面再创国家政治文化辉煌的能动性。 除了前言和结束语,本文将分四个主要章节进行论述。 前言部分概述严复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严复翻译研究的现状及不足,然后重点介绍了以Lefevere和Bassnett为代表的操控理论,说明本文试图借助这一理论重新阐释严复翻译标准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回顾清末民初以来对严复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传统评论,尽管其中不乏深刻而新颖的见解,但也存在不足,因而严复研究仍然引人关注。指出如果仅仅是用传统方式来研究严复,我们并不能找出理论依据令人信服地理解和说明他的翻译实践和他的翻译标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