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压力下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及经济后果分析——多案例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2ut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仍然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巨大的“生态逆差”使得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愈来愈大。在此背景下,绿色创新由于除了具有典型的创新溢出效应之外,还能通过降低企业的外部环境成本从而产生所谓的“双重外部性”,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与支持。但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虽然对其有很强的诉求,但由于其高风险、高投入等特性而缺乏实施的经济激励。因此如何推动或者说服制造业主动、有效的进行绿色创新正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证结果的回顾整理,对制度压力、绿色创新和经济后果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文中还选取了我国重污染行业中浙江龙盛、宝钢股份、美欣达三家典型案例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首先识别了驱动四种绿色创新行为中关键的制度因素以及组织特征,分析了二者对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然后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企业绿色创新后的经济后果。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并尝试提出了制度压力下组织不同绿色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本文研究发现,外部制度压力中对应的政府规制、市场规范、行业模仿是驱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最主要的动力,但企业的内部战略导向与资源能力作为中介变量间接性调节了外部制度压力下企业对环境管理的感知和绿色创新行为的最终效果;不同类型的绿色创新模式的关键制度驱动因素并不完全相同,较之工艺流程创新,如绿色产品创新更强调外部压力中的市场导向作用;在短期内,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成本会高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但长期来看财务绩效表现呈现U形趋势,可实现环境与财务绩效的双赢;最后,基于案例研究结论给出推进中国制造企业开展绿色创新的启示与建议。
其他文献
晋中市政府办公厅与市水利局联合开展的全市“水利与民生”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自2009年8月下旬启动,历时近3个月,于12月底圆满结束。
外来生物入侵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结构与功能,危害生物多样性安全,影响农林牧渔业生产,甚至危及人健康。然而,外来生物成功入侵的机制复杂多样,至今人们还不是很清楚。到达入侵地后,外来生物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与原产地不同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这可能引起外来生物发生适应性进化响应,提高适合度,促进入侵。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是我国北方危害严重的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在原产地美国
在更换了更简单的命名方式之后,华硕主板的型号变得更好记了,当然只要我们看到“DELUXE”,那就说明这是华硕主流型主板产品中最高端的产品,没有之一。而本期我们要测试的正是最新的Z87-DELUXE。虽然它不是“玩家国度”,也并非“特种部队”,但作为一款主流渠道产品中的旗舰,Z87-DELUXE依旧颇具实力,它代表的是更均衡的整体表现和更全面的功能。  重装旗舰 更加全面  Z87-DELUXE要应
由于工作的需要,自行制作了一些特殊符号,将其添加到Fonts文件夹,但准备在公式应用时,却始终无法应用自行添加的字体,公式字体始终被限制为Cambria Math,虽然可以尝试在公式中插入图片,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文字被图片覆盖。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光标定位在公式的任意位置,此时会激活“公式工具”选项卡,切换到“设计”选项卡,单击“工具”功能组的“普通文本”按钮,此时返回“开始”选项卡,你会发现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