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VEGF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途径刺激白血病细胞增殖,以VEGF为生物靶点治疗白血病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建立客观的抗VEGF治疗白血病的评价体系,探讨最佳的治疗模式非常必要。本研究发现良性贫血及无骨髓浸润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以B-VEGF增高为主,初诊AML以BM-VEGF、BM-MVD增高为主;处于长期缓解状态的AML患者B-VEGF仍较对照组增高,白血病达完全缓解后BM-MVD明显降低。这些结果说明,B-VEGF不适宜单独作为抗VEGF治疗白血病的评价指标;BM-MVD是评价疗效的最好指标;处于长期缓解状态的AML患者仍需要进行抗VEGF治疗,以防复发;直接抑制BM-VEGF活性对于抗VEGF靶向治疗白血病更有意义。本研究创立了丙酮固定骨髓活检组织、改良GMA塑料包埋切片检测骨髓微血管密度的方法,国内外均无报道,属创新性研究;将BM-VEGF引入抗VEGF治疗白血病的评价体系,并横向比较B-VEGF、BM-VEGF、BM-MVD在不同血液病中的差异,这对研究血液肿瘤的抗VEGF靶向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国内外均无报道。本研究证实sFlt-1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系K562、HL60细胞增殖,其抑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与细胞VEGF、VEGFR表达量有关。sFlt-1对骨髓长期培养起始细胞无抑制作用,表明用sFlt-1cDNA作为目的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使其在骨髓中分泌高浓度的sFlt-1,中和VEGF以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cDNA3-sFlt-1 D4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骨髓基质细胞,转染率为9.27%。培养转染pcDNA3-sFlt-1 D4骨髓基质细胞,观察4周均能在培养上清中检测到sFlt-1 D4蛋白,其浓度具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活性,说明获得了稳定转染,为下一步pcDNA3-sFlt-1 D4转染骨髓基质细胞体内输注治疗白血病的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