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益事业在国内的发展,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快速发展的集中体现,而公益广告的兴起与普及既是公益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其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公益广告的创作和公益事业的开展一起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支持。
另一方面,公益广告的有效性要求公益广告质的提高应伴随量的增长同步而行。公益广告的有效性体现在针对目标受众群使其建立公益观念,发生公益行为。这也是公益广告的终极目标所在。而现实中,广告主题选择的盲目性和创作目的的偏离,广告创意、设计方法的错误以及设计师责任感的淡化,导致多数公益广告作品的形式大于功能,甚至出现了公益广告为获奖而作、为个体荣誉而作、为商业利益而作的趋向,使其实际效果严重折损。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论认知和创作心得,从一名设计师的角度,结合广告受众心理,就公益广告的创作目的、创作心态、创意方法、设计手段、发布形式等诸多细节因素,对身处创作一线的设计同行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和要求,也希望听到业界同仁的不同观点和深刻见解,以期在相互学习中促进中国公益广告事业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