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力资本产权”问题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中,相对来说受到较少重视的一个理论分支。本文首先提出,这是由于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很大程度的误读所造成的,并在接下来对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理论中若干关键概念进行探讨,从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方面,人力资本产权不同于一般物质性财产产权的关键在于此处的”产权”超出了一般“所有权”的概念范畴,而意在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
谈人力资本产权,不可避免的要谈到人力资本的产权所有者,这在现今的情况下,比较典型的是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建立,已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职业经理人是否可能被激励?该如何激励?有否资格依靠人力资本产权而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本文在梳理了现在职业经理人市场(主要指非外资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这几个问题。并得出结论: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以在职业经理人市场上的信誉做抵押,并且,能够被有效的激励,能够承担经营风险,从而可以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
然后,本文接着探讨建设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实践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和国际上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探索。并且,对于现在的热点问题“管理层收购”(MBO),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合理因素,但本文提到,其本质上可被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实践,也是一种对于人力资本产权的确认和尊重。
最后,对于现有的实践探索和MBO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