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下的水量平衡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hlic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政府在全国范围推出了一些生态恢复的造林政策,其中规模最大的为“退耕还林”工程。本文结合气候数据和遥感数据,通过2000到2014年降水、净初级生产力(NPP)和蒸散量(ET)相联系,分析水量平衡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与植被动态(主要是森林覆盖度)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评估植树造林政策实施后的生态效果,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更深层次的分析政策对环境的影响。结果如下:  (1)黄土高原在2000~2014年15年期间的森林覆盖整体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非森林植被盖度变化不显著。森林覆盖度呈现出从西北到东南增加趋势。森林覆盖度显著或不显著增加的区域占到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的85%以上。同时,在森林覆盖度显著增加的区域上非森林覆盖度大部分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2)降雨量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递减,温度和海拔显著相关。森林覆盖度较低时,高温和多雨都有利于森林盖度的增加,而当森林覆盖度变大时,低温反而有利于森林覆盖度的增加。在黄土高原,波动较小的降雨比波动大的降雨更有利,并且这种优势随着森林盖度的增加而增大。  (3)2000~2014年蒸散量和水量平衡上升不显著,主要受降雨的影响,其次是温度。水量平衡地理分布的高值区域和低值区域都在逐步缩小,中值区域逐步扩大。在低等植被覆盖度中,多雨高温更占优势;除高温多雨区域以外的三个气候区的蒸散量随着降雨的增加而显著的提高;并且低、中等森林覆盖度区域的蒸散量上升还有一定的空间和潜力。  (4)气候和植被都是NPP的影响因素,进而影响着WUE。2000~2014年间的NPP和WUE上升显著,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递减。NPP增加区域占全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的88.9%。除了少雨高温气候区的WUE显著下降外,其他气候分区都呈显著或不显著上升趋势。
其他文献
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建立医疗区域协作网的医改背景下,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门诊势在必行.开展MDT联合门诊是三级甲等医院充分发挥自身多学科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运用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3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常规组以
苹果酸脱氢酶(malatedehydrogenase,MDH)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体内,是生物体进行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主要催化草酰乙酸和苹果酸之间进行可逆转化。根据辅酶特异性,M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