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院系领导干部及领导班子的考核一直是各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统考核方法简便易行,但指标抽象,难以量化,指标权重确定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评委主观偏差和失误在所难免,导致实际工作中对院系干部的考核易流于主观判断。因此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考核体系势在必行。本文的目的是针对高校院系干部考核的特点,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建立高校院系领导干部及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体系,提出高校院系领导干部及领导班子考核的方式和方法,并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为高校院系干部的考核提供参考。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院系干部考核的意义和基本原则,从考核前的准备、考核实施过程及考核结果运用三个方面分析了院系干部考核的基本程序,并重点分析了院系干部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其次分析了高校院系干部考核指标构建的原则和思路;在文献分析和重点访谈的基础上整理出了高校院系干部考核的70条要素,并通过重要度分析、分项对总项相关分析和鉴别度分析,精练了考核要素;对精练的考核要素进行了分类,对每类考核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建立了高校院系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的考核要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对高校院系干部进行了院级考核,包括利用多准则群决策方法确定高校院系干部考核指标的权重,分析高校院系干部的群评过程和自评过程及对群评和自评结果的比较,同时利用理想点法分析了高校院系干部的互评过程,并对互评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接下来对高校院系干部校级考核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模糊AHP法和群决策方法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对单个院系干部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综合评价合成算子对考核结果的影响;利用模糊理想点法对多个院系干部进行了校级考核,给出了排序,利用熵权法对考核结果进行了综合排序,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然后对高校院系领导班子的考核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院系领导班子现状及院系领导班子考核的功能和作用,构建了高校院系领导班子考核的指标体系,研究了高校院系领导班子的院级考核方法,利用AHP确定指标权重,对院系领导班子进行了自评和群评,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高校院系领导的校级考核方法,用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用模糊理想点法对五个领导班子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最后,从提高考核数据的信度、构建高校院系干部考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完善考核结果的评定与运用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校院系干部考核效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