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在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其中地理自然环境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由于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华各民族在对木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事项。怒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有“怒苏”(原碧江)、“阿侬(福贡)、“阿怒”(贡山)、“若柔”(兰坪)等支系,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古老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怒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在对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木文化独具怒族特色。在怒族人生活的地方,木已深深渗入到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木为材料而制作出来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交通用具、娱乐用具和祭祀用品种类繁多;以木作为象征而创作出来的歌谣和神话传说优美动人;还有以木作为崇拜对象的巫术宗教事项也较为普遍。怒族人对木制品的使用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事项。然而,随着国家政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其他制品的器具逐渐进入怒族社会生活中,怒族对于木的使用也越来越少。虽然现在怒族社会中对木的使用已不普遍,但是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当地政府和民族精英们积极将其作为怒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和传承,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怒族的木文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迁,这一变迁是不可避免的,如今的木文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系于怒族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