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聚经济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引人瞩目的区域经济理论,被誉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不仅是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更是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追赶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有效战略工具。目前西部正处于经济增长的徘徊期,前一阶段依靠政策扶持、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已渐现瓶颈效应,而集聚经济理论的引入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于西部后一阶段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集聚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开发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对西部目前的经济集聚情况有所了解,这正是本文所要做的工作。本文首先通过一组描述性指标对西部区域集聚效应进行了统计,同时使用Carlino模型和Segal扩展模型对西部城域集聚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虽然上面的分析能够反映出西部地区的整体集聚程度,但是关于西部经济集聚点具体分布位置还是空白。紧接着本文根据空间统计原理,利用Moran’s I指数对全国、西部和西部两个经济区的经济增长集聚情况进行了分析,反映出了西部经济增长集聚及差异格局。而一个地区是否能形成集聚,以及集聚的支配、乘数、极化和扩散效应都是依靠产业来完成的,因此对西部产业集聚的情况的识别是西部经济集聚效应测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第四部分采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指数三个指标对西部产业集聚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纵观全文的结构安排,本文主要从区域、城域、经济区、产业四个视角,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西部的经济集聚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测量。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针对西部目前经济集聚情况存在的问题,对西部后一阶段利用集聚效应促进开发提出了几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