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球物理信息的东昆仑小灶火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潜力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iq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床数量多,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已建成祁漫塔格铜镍多金属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区。东昆仑小灶火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祁漫塔格整装勘查区东部,属北祁漫塔格岩浆弧、祁漫塔格蛇绿混杂岩带和北昆仑复合岩浆弧相互交织的“构造结”,但区内大面积第四系覆盖,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程度较低,以化探和遥感为主要手段开展的成矿预测效果不明显,基础和矿产地质研究存在区域性构造具体位置不明,地层、岩浆岩的展布特点不清的关键问题,制约了本区的成矿预测研究和找矿勘查部署。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尝试以地球物理手段开展小灶火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预测研究。现有资料显示东昆仑地区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关系密切,优势矿床类型为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和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论文优选这两类典型矿床,剖析矿床地质特征;利用1:5万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和1:5万磁测ΔT化极数据,开展了重力NVDRTHDR边缘识别、重力小波分解、重力垂向一阶导数、重力总水平梯度模量、磁测NVDRTHDR边缘识别和磁测垂向一阶导数多元数据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提取区内各地质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以构造演化为指导,研究查明了该地区的主要地层、构造和岩浆岩三大成矿地质背景的展布特点,填绘了小灶火地区100m以浅“基岩地质图”;研究了夏日哈木矿床和哈西亚图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综合地质-地球物理信息,开展了目标区的成矿预测。取得的主要认识有:1.对东昆仑小灶火地区的断裂构造进行了分期,认为研究区的断裂由老至新分为四期,近东西向祁漫塔格北缘断裂、昆北断裂以及派生的一系列近东西向次级断裂,具右行特征的北西向断裂,具左行特征的北东向断裂和北北西向断裂。昆北断裂两侧的近东西向次级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2.限定了祁漫塔格北缘断裂、昆北断裂在东昆仑小灶火地区的具体位置,祁漫塔格北缘断裂以北为柴达木新生代巨厚沉积层;祁漫塔格北缘至昆北断裂间以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次级断裂又分为两部分,西北为早侏罗世正长斑岩和上三叠统鄂拉山组,东南为祁漫塔格蛇绿混杂岩带;昆北断裂以南为金水口岩群大量出露,该岩群中的大理岩建造是本区矽卡岩型矿床的重要赋矿层位。3.建立了岩浆熔离型镍钴矿床和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成矿预测标志。两类矿床均具有高重、高磁、高极化、低电阻“三高一低”的地球物理特征,但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岩浆熔离型矿床高重、中高磁、高极化和低电阻特征是岩(矿)体的直接反应;矽卡岩型矿床高重力则是金水口岩群的响应特征,高磁、高极化和低电阻特征一般为接触带(矽卡岩带)的显示,而接触带又分为内带和外带,在本区开展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预测时应具体区分。4.通过地球物理正演计算,确定了ΔT磁异常150n T和剩余重力异常0.5m Gal的窗口值,通过窗口值提取区内的成矿有利信息,综合地质-地球物理信息,开展了成矿预测研究,圈定矽卡岩型矿床靶区3处;未发现与隐伏的超基性-基性岩体有关的地球物理信息显示。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汽车行业的加速发展,电动汽车已逐步开始代替传统燃油车的地位。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动力源,由于电池组内众多原因导致其存在不一致性,造成电池使用寿命逐渐下降,对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为了保证电池组能够安全有效的工作,利用电池均衡技术,设计均衡系统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有效减缓电池的寿命衰减速率。本文采用主动均衡分层拓扑结构对电动车用三元锂离子电池组的均衡技术进行研
采用改性胺类潜伏性固化剂制备单组分环氧胶粘剂,并研究固化剂含量、增韧剂含量、填料种类、偶联剂种类对终产物的性能影响.结果 表明,当固化剂含量为15%,增韧剂含量为15%,粉料选择硅微粉,偶联剂选择M110时,所得单组分环氧胶粘剂可在80℃×30min条件下固化,并且固化后产品性能最优.
现代工业生产的工业废水往往含有超量的有机危害物或过量的盐、酸碱等,在对此类废水进行处理时,传统的方法将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且由于此类废水同样不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利用微生物进行污水处理的方式也受到很大的局限.对于这种工业排污废水,在实现有机物的降解之外,还需要实现无机盐和废水的分离来达到排污标准.对现在针对高含盐废水的成熟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几种常见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以及他们在实际高盐工业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和一些问题.通过对现有高盐废水的处理技术的分析和了解,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盐废水使用不同的处理
优选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MS)为主体材料,以气相白炭黑与重质碳酸钙复配填料补强,通过混合偶联剂、增塑剂以及催化剂等溶助剂原料搭配,制备一款拉伸模量低、韧性好、高弹性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试验中考察了补强原料、MS聚合物、偶联剂选型和增塑剂用量调整对MS密封胶综合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以气相白炭黑与重质碳酸钙复配填料补强,A-105与LT-792按1:1混合作为偶联剂,采用低黏度MS聚合物、增塑剂量15%~20%,所制密封胶柔韧性好、模量低,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性能较为优异,能够满足密封胶装配密封与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