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银行业操作风险案件频发,影响范围之大甚至可将一个银行摧毁,这使得国内外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但是,目前我国对操作风险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国内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也不够丰富,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前,国内银行业正在进行着前后台业务分离、后台业务集中的会计营运体制改革,在此形势下,银行的营运模式呈现出不同特点,相应的业务操作风险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后台业务集中的不断深入,风险也相应的向后台集中,本文正是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会计营运后台集中的操作风险防范。本文首先从基本理论入手,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分类、特征及防范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本文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商业银行会计营运后台集中的定义及国内外主要商业银行会计营运后台集中的进程和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后台集中模式的特点。以上述理论与实际情况为基础,本文对商业银行会计营运后台集中的操作风险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操作风险四大要素——人员、流程、系统、外部事件为主线,分析了后台集中的操作风险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会计营运后台集中操作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为使研究的操作风险防范措施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三个与会计后台营运相关的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案件的描述及对案件原因的深刻剖析,揭示了这三个案例对我国银行业会计后台操作风险防范的启示,以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的借鉴。在上述理论及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会计营运后台集中操作风险防范及管理举措。风险管理框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建立以人为本的风险防控内部驱动机制、多途径实现业务操作流程风险控制、加强系统集中运行内部安全管理、加强业务外包风险控制、建立后台业务操作全程监控监督检查机制及提高会计营运后台各项业务应急处理能力。本文对框架中的六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分别提出了具体管理措施,形成了全方位的会计营运后台操作风险管理体系。